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九江频道  >  专题  >  综合资讯  >  九江市五医院

九江市第五人民医院:从游戏到重返校园 如何让厌学少年重启成长

2025-07-04 17:14:37   作者:  编辑:钟良   来源:大江网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昼夜颠倒的游戏世界,紧闭的房门,暴躁的怒吼,甚至“跳楼”的威胁……这曾是初一男生小凯(化名)家庭的日常。当校园生活成为遥远的记忆,厌学与游戏成瘾将这个少年紧紧包裹。绝望之际,九江市第五人民医院儿童心理科的专业团队伸出援手,用科学的方法和持续的关爱,不仅帮助小凯挣脱了游戏的枷锁,更让他重拾书本,勇敢地走回了校园,完成了一次令人振奋的成长“重启”。

  核心故事:困在屏幕里的少年

  小凯的故事并非个例。升入初中后,原本成绩平平的他逐渐在网络游戏中迷失。课堂上的瞌睡、难以控制的暴躁情绪,让他与老师的关系变得紧张。几次批评后,小凯关上了通往学校的大门,在家闭门不出长达两个月。他的生活被游戏主宰:每天沉浸屏幕超过14小时,作息昼夜颠倒。更让父母揪心的是,一旦试图没收手机,小凯便情绪失控,砸东西、推搡甚至捶打母亲,并多次以“再逼我就跳楼”相威胁。家庭氛围降至冰点。在这个父亲教育长期缺位、母亲因害怕冲突而习惯性“讨好”(如不断给游戏充值)的家庭里,母亲最终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她以“购买更好的游戏装备”为条件,成功将深陷泥潭的小凯带到了九江市第五人民医院儿童心理科。

  专业介入:量身定制的“重启”方案

  面对小凯的复杂情况,儿童心理科医师团队迅速行动。通过全面的临床访谈,深入评估其网络成瘾程度,并筛查可能的共病问题(如情绪障碍等),团队精准地“把脉”病因,基于评估结果,一套系统性、个体化的行为矫正与心理治疗方案被制定出来:

  1、重建生活节律:首要任务是严格规律作息,让小凯紊乱的生物钟回归正常轨道。

  2、团体疗愈力量:安排其每日下午参加团体心理治疗,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情绪管理、社交技巧,感受同伴支持。

  3、设定数字边界:医患家三方共同签订《电子产品使用协议》,明确规则(如:平日使用≤1小时,周末≤2小时),并建立执行与监督机制。

  4、修复亲子桥梁:通过专业指导,重点改善亲子沟通模式,帮助父母学习有效沟通技巧,化解冲突根源,重建信任。

  5、重燃学习星火:循序渐进地布置学习任务,从少量开始,逐步恢复学习习惯和信心。

  6、疏导心灵暗流:进行多次心理疏导,帮助小凯认识情绪、理解行为背后的深层需求(如现实中的挫败感、寻求虚拟成就感等),并找到健康的应对方式。

  显著成效:重返阳光下的跑道

  在科室团队的精心治疗和家庭的全力配合下,改变悄然发生:

  游戏时间有效控制:严格遵守协议,游戏时长稳定在平日≤1小时,周末≤2小时。

  家庭冲突大幅缓解:亲子间的激烈对抗显著下降80%,家庭氛围重归和谐。

  生活学习步入正轨:最令人欣慰的是,小凯成功重返校园,参加了期末考试!目前,他正坚持每天安排固定时间学习,积极为下学期全面复学做准备。

  家属心声

  专家点睛:守护成长,防患未然

  九江市第五人民医院儿童心理科专家结合小凯案例,向广大家长发出重要提醒:

  巩固成果,预防复发:治疗成功只是第一步。家庭必须建立并长期、一致地执行合理、清晰的电子设备使用规则,营造稳定、支持性的家庭环境,这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洞察需求,用心陪伴:警惕!许多孩子沉迷游戏的背后,是在现实生活中价值感、归属感或成就感的缺失。家长应努力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尝试在现实中创造机会满足这些核心心理需求,而非简单粗暴地禁止。

  及时识别,专业干预:当孩子的游戏行为已严重侵蚀其社会功能——表现为拒绝上学、严重作息紊乱(昼夜颠倒)、情绪极端化(易怒、抑郁)、行为失控(攻击性、自伤/自杀言论或倾向)、社交退缩等,切勿拖延!应尽早寻求专业儿少心理科医生的评估和科学干预。早发现、早治疗。

  孩子心声

  专业守护,未来可期

  小凯的“重启”故事,是九江市第五人民医院儿童心理科以专业与爱心照亮青少年成长之路的生动缩影。科室团队始终秉持“以孩子为中心,以家庭为依托,以科学为指引”的理念,综合运用前沿的评估手段与治疗方法,致力于帮助每一位陷入困境的儿童青少年及其家庭走出阴霾,重建健康、积极、充满希望的生活。

  儿少住院部负责人

  宋颖平:17707928020

  儿少门诊负责人

  黄燕萍:18079205981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B到106580009,3元/月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