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通讯员王敏)2025年4月23日,是第三十个世界读书日,也是九江市浔阳区湖滨小学第十七届校园读书节开幕的日子,湖滨小学以“致敬中国名著经典人物形象”为主题,融合语文组、劳动组、美术组、音乐组进行跨学科展示活动,引领全校师生逐光前行,悦享书香,行游书海。
本届读书节的形式为“四大展区+开幕式人物秀表演”,每个学科组负责一个展区,最终整合成了一场沉浸式游园会,赶紧一睹为快吧!
开幕式于8时40分准时开始,学校党总支书记蔡慧为开幕式致辞。
此次读书节开幕式的重头戏便是语文组的人物秀表演。瞧,精彩表演开始了!
语文组:文字与角色重塑
孩子们纷纷化身经典角色:从活泼可爱的小动物、英姿勃发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到衣袂飘飘的嫦娥仙子,再到脚踏风火轮的灵动哪吒;从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意气风发的周瑜,到飒爽坚毅的巾帼英雄花木兰……孩子们用精心打造的装扮和生动的演绎,让经典人物“活”了起来!
一年级萌宝们使出浑身解数,伴随着经典的音乐,在镜头前自信大方地展现:男孩们摇身一变成了孙悟空,哪吒,敖丙,葫芦娃、拥有了所向披靡的超能力;女孩们化身为白雪公主、美人鱼、艾莎公主,梳着美丽的头发,穿着漂亮的裙子舞动。一个个经典角色走出书籍,在孩子们的演绎下焕发出别样精彩,美好瞬间就此定格!
二年级的萌娃们化身童话王国的小使者,为全校带来别开生面的“经典人物奇妙秀”,在这里,孩子们可以遇见勇敢的小王子、善良的小公主、机智的小动物……通过表演童话剧,与童话亲密接触,不仅激发孩子读童话的兴趣,也成就了他们的童话梦想。
三年级同学聚焦经典寓言,融合音乐、美术元素打造沉浸式体验区,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与创意改编,生动诠释《愚公移山》的坚韧、《陶罐与铁罐》的思辨、《乌鸦与狐狸》的智斗、《坐井观天》和《揠苗助长》的夸张表演,为校园文化注入鲜活基因;《龟兔赛跑》《滥竽充数》《亡羊补牢》等寓言,更是以情景剧和幽默互动传递谦逊、务实、反思等寓意,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跨越古今的文化盛宴,在寓教于乐中感悟传统智慧。
四年级学生以创意走秀演绎文化魅力:“赵云”手持长枪尽显三国英雄气概,林黛玉和贾宝玉温润如玉,《红楼梦》中“四美”同台惊艳全场;李清照以诗词风雅传递婉约情怀,花木兰英姿飒爽诠释巾帼风采。神话人物亦大放异彩:哪吒脚踏风火轮活力四射,嫦娥翩若惊鸿,孙悟空灵动顽皮,更有跨次元联动——“程小时”与“白娘子”古今碰撞,“猪八戒”与“小红帽”的奇幻混搭令人捧腹。
五年级学生演绎的古代人物秀是一场童趣盎然的历史穿越之旅,呈现出三大鲜明特色。稚气与古韵交融的创意表达:孩子们穿着历史服饰,有的用卡纸、彩布等简易材料制作出折扇、白龙马等道具,将历史服饰转化为充满童真的艺术创作;巧妙融入俏皮的现代口语解说,在舞台碰撞出跨时空的火花;更通过情景短剧重现《西游记》《红楼梦》等古典名著故事,用夸张的肢体语言和天真的表情传递中华美德,让庄重的历史人物焕发出孩童特有的灵动生机。
六年级学生穿越时空的长廊,见证了四大名著里人物的不朽风采——孙悟空的金箍棒,挥出了永不言败的斗志;林黛玉的落花瓣,飘散着至真至纯的诗心;关羽的青龙刀,劈开了忠肝义胆的豪情;武松的哨棒声,敲响了正义无畏的强音!这些书中走出的英雄与才子,用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中华文化的精神血脉,就在这一页页经典中生生不息!六年级的老师和同学的创意可谓最别具一格: “金陵十二钗”惟妙惟肖,令人惊艳;“天竺少女”玉兔精异域风情浓厚,怀旧感满满;“白蛇传”千年等一回,令人肝肠寸断;当这些经典的曲目响彻校园时,我们也跨越了时空,在时光的褶皱里与经典进行着永恒的对望!
为了能带给学生更多美好的体验感,音乐组、美术组、劳动组也结合主题通过丰富的活动感受经典,听经典旋律、画经典人物、捏经典形象,学生们玩得不亦乐乎!
劳动组:巧手重现经典
此次读书节“跨学科致敬经典”活动的设计与开展,既深度挖掘了名著内涵,又让每个学科的优势得到展示,同时又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和趣味性。
美术组:视觉艺术再造
人物设计不仅是艺术的展示,更是阅读的延伸。许多同学表示,过程让他们重新审视了书籍的内容,也让他们对阅读有了更深的情感连接。每件作品都将成为校园里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音乐组:声乐演绎灵魂
声乐表演不仅是对经典的致敬,更是对自我的挑战。为了更好地诠释作品,许多同学反复练习。
春色恰如许,读书正当时。“书香是一种氛围。”湖滨小学在建设书香校园的道路上将继续勇往直前!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愿每一位同学都能怀揣对阅读的热爱,用书籍丰富内心,用文字点亮人生。因为阅读,不止在今天;成长,不止在校园。让我们一起,用阅读的力量,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大江网九江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九江讯"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中国江西网九江频道"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九江讯",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九江频道 电话:0792-8275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