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在村生态产业园研学。本报全媒体记者 曹章保 摄
“老师,这些草莓为什么要覆盖一层黑色薄膜?”
“薄膜主要是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
日前,在九江市柴桑区城门街道白合村的白合生态产业园玻璃温室大棚内,学生们正在察看盆栽草莓苗长势。
以前,白合村村集体经济较薄弱,村民家庭收入以外出务工为主。近年来,该村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形式,将闲置土地集中流转,建设白合生态产业园,打造特色水果蔬菜种植示范基地。截至今年10月底,该村生态产业园水果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已带动村集体增收40余万元。
“我们村目前建有30余亩高标准连栋大棚,以及2600平方米的玻璃大棚,主要种植红松茸、水蜜桃、草莓等特色有机生态果蔬。”白合村党支部书记陈大明介绍。
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就业。在白合村水蜜桃大棚内,今年70岁的村民张年枝正在为水蜜桃树整枝。“我在这里务工,一天有100多元的收入,务工顾家两不误。”张年枝笑着说。
白合村积极探索研学加特色农产品种植的发展路子,与20余所学校签订合作协议,开发学农实践、户外拓展等农业研学项目。在白合村劳动教育基地,学生们正在挖红薯,体验劳动乐趣。“通过体验农事劳动,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学生们说。
在白合村文化活动中心,村民曹发兰在演唱城门山歌,村民们围坐在她身边,不时拿出手机拍照、摄像,记录下精彩瞬间,其乐融融。
“现在生活好了,我用山歌歌唱我们的好日子,都是大家喜欢听的、听得懂的。”曹发兰笑着说。
城门山歌已传承千年,历史悠久,村民们在田间劳作、茶余饭后,喜欢随性吟唱,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来,当地经常举办山歌会,丰富人们的生活。在白合村,像这样的文艺活动还有很多,每次都吸引邻近乡镇许多村民前来观看,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文化大餐。
产业兴旺,山歌悠扬,在白合村,一幅村美民富的美丽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本报全媒体记者 曹章保
大江网九江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九江讯"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中国江西网九江频道"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九江讯",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九江频道 电话:0792-8275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