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九江频道  >  专题  >  综合资讯  >  九江市五医院

风劲帆满图新志 砥砺奋进正当时——九江市第五人民医院以学科建设为支撑促进可持续发展纪实

2024-08-19 17:28:49   作者:叶笑霜 李 芳  编辑:晏娇丽   来源:九江日报

  “学科建设是医院生存发展的基础工程,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更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以学科建设为支撑,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九江市第五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朱晶说。

  作为全市唯一一所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市五医院在全省率先成立中西医结合科、综合内科、睡眠科、物理联合诊疗中心,以健康需求为导向,以科研创新为动力,以专科建设为基础,以高层次人才为引领,围绕“大专科、强综合”学科发展思路,聚焦学科发展和特色专科建设,推进医教研协同发展,创建了具有特色的学科建设体系,形成了“精神科、老年科、心理科、失眠、抑郁症、焦虑症”六大特色学科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物理联合诊疗中心

  “一站式”服务提升就医体验

  医院建立了一支专科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物理诊疗服务团队,成立了诊断、治疗一体化的物理联合诊疗中心,进一步提高精神心理疾病救治能力和服务水平,满足患者对精神心理健康服务的迫切需求。“中心投入使用对在精神科领域更好地应用和发展物理诊疗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在省内乃至国内精神心理科领域进行了有益尝试探索。”物理联合诊疗中心主任柯技说,以前分散各临床科室开展的相关治疗,现在集中在中心开展,避免了患者治疗流程不连贯、就医体验感差、耗费各科室大量人力物力等诸多问题。

  精神心理疾病通常大家熟知的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随着科技的进步,物理治疗也越来越多应用于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的诊疗中,处于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作为一种新兴的非药物治疗手段,物理治疗的优势不可替代,主要运用物理技术(声、光、电、磁、热等)和心理技术进行大脑功能的评估和调控,改善患者情绪、认知等精神心理症状,目前已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具有无痛、无创、无毒副作用,且经济实惠,是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的重要补充和辅助,为患者在治疗方式上提供更多选择,消除患者因担心服用药物后产生副作用的顾虑。

  林女士因家庭变故,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总认为身体不适,在综合医院就诊时发现身体并无问题。经朋友介绍,林女士来到市五医院就诊。根据林女士病情,柯技进行物理治疗,林女士躺在舒适的太空舱椅里,进行了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舒适的环境让她彻底放松下来。治疗当天下午,林女士就带着女儿外出游玩,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晚上睡觉也很安稳。目前,医院物理联合诊疗中心开展了重复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生物反馈、虚拟现实心理健康训练等精准治疗,患者对治疗效果均表示满意。

  综合内科

  提升诊疗能力 满足就医需求

  “一直以来,精神疾病患者要看其他内科疾病往往很难找到合适的医院;老年患者又是多种疾病并发,需要进行综合治疗。专科医院综合诊疗能力有限,难以满足患者更高的医疗需求。”综合内科主任单巧云说,医院整合医疗资源,积极探索提升综合诊疗服务能力,开设综合内科,满足院内精神疾病、老年病患者的就医需求,优化医院学科结构。

  一位长期在精神科住院的女性患者,在治疗中出现恶性综合征(抗精神病药的严重不良反应),紧急从精神科转入综合内科。单巧云带领团队对患者实施紧急救治,通过抗感染补液、吸痰、吸氧、营养支持等治疗后,患者恶性综合征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躯体状况逐渐好转,且精神症状也得到有效控制。通过系统治疗后,患者康复出院,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恶性综合征死亡率极高,以往出现这种情况需转至外院ICU进行救治。现在,在院内就可以及时实施救治,避免来回转院奔波,减轻患者的负担,大大提高救治率。”单巧云说。综合内科是以老年性疾病诊治、研究和教学为主体的综合性临床学科,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疗、护理、康复团队和综合性诊疗能力。

  综合内科引进了一批心血管、呼吸、消化、内分泌等专业医生;与南昌大学二附院等省内外知名医院签订协议,定期邀请国内、省市知名专家来院查房,进行技术指导,在人才队伍建设、多学科会诊、双向转诊等方面加强合作;派出重症、呼吸等医护人员到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医院进修,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综合内科每名医生的专业方向不一样,具有‘多学科综合评估、提出最佳治疗方案’等优点。”单巧云说,综合内科细化医疗服务方向,开设了神经内科、心血管、呼吸、消化、内分泌门诊,设立了重症(ICU)、康复、安宁疗护等病区,成立了亚专科服务团队。

  医院不断强化多学科综合诊疗能力,在满足心理科、精神科、老年科等专科疾病患者就医需求的同时,积极探索专科医院综合性转型,推动专科医院高质量发展,为医院走“大专科、强综合”的发展之路、精神专科医院突围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睡眠科

  当好睡眠健康的“守护神”

 

  医院在多年开设睡眠门诊的基础上,整合医疗资源,加快场地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将睡眠门诊升级为睡眠科,专门为“睡眠不及格”的患者打造“睡眠病房”,为患有失眠问题的人群提供全方位、专业、系统的医疗服务。

  “这是专门为睡眠障碍患者打造的病房,原来的失眠住院患者分散在其他科室,现在安排在一个病区,无论是治疗还是管理,都更加系统规范,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的同时,大大提升了医疗质量。”科主任谢振强说,病区采取“一站式”管理,患者入院后能及时得到全方位的评估,精准找到问题,进行对症治疗。

  “睡眠医学是一个跨专业的学科,与心理、神经、呼吸、心血管、耳鼻喉等学科密切相关。”谢振强说,针对一些疑难复杂的病例,睡眠病区邀请神经内科、呼吸科等专家进行多学科会诊,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造成睡眠障碍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易感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药物因素、躯体疾病以及精神疾病因素等,因此睡眠障碍治疗手段也不一样。目前,医院睡眠科能为患者提供物理、药物、中医、心理等综合干预手段。

  “许多患者对单纯地使用药物有抗拒心理,我们从改变睡眠习惯、调整睡眠节律等入手,同时给予认知行为治疗,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睡眠问题。”谢振强说,很多失眠患者并不是严重的精神疾病,只有轻微的抑郁和焦虑。除了传统的药物治疗外,睡眠科综合实施心理认知行为治疗以及耳豆压穴、贴敷、推拿、针灸等中医治疗措施;同时配合实施特色护理,开展乐眠操、经颅磁刺激等非药物治疗。

  “实现专病专治后,睡眠科诊疗更加规范,手段更加丰富。”谢振强说,睡眠障碍人群不少都有焦虑、抑郁症状,处理好睡眠问题,将预防端口前移意义重大,可以有效防止睡眠障碍患者向抑郁、焦虑等疾病转变。

  中西医结合科

  康复治疗赢得好口碑

  “当我对治愈病情失去信心、对生活失去希望的时候,是您让我恢复了健康,谢谢您!”患者刘女士拉着中西医结合科主任李华的手,不停地表示感谢。

  刘女士因反复呕吐,严重时出现虚脱症状,且无法进食,在综合医院多次就诊,疗效甚微,情绪也变得焦虑不安。经朋友介绍,刘女士与中西医结合科主任李华取得联系。李华对其病情进行了了解,结合其诊断资料,开出了中医处方。刘女士服药后,呕吐症状得到控制,身体状态逐步恢复,焦虑情绪得到缓解。

  83岁的吴大爷因感染新冠,出现紧张焦虑、头晕、胸闷、睡眠差等症状,感觉全身不适。随着症状逐渐加重,吴大爷自认为活不长,躺在床上等死,吃饭、喝水等都在床上,个人生活需要家人料理。入住中西医结合科后,被诊断为器质性焦虑障碍、慢性支气管肺炎伴肺气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症。中西医结合科根据老人病情制定了一套详细的康复治疗方案,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配合优质护理和心理疏导,十余天后老人康复出院。

  以前,精神疾病患者以西医、西药治疗为主,临床上治疗效果明显,但对一些体质较为敏感的患者来说,却也饱受药物副作用的烦恼,患者因此停服西药,致病情复发、迁延加重,也加重了家庭负担。现在,在精神疾病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已经成为一种重要治疗手段,也是精神专科发展的主要方向。

  中西医结合科主要收治失眠症、胃神经症、心脏神经症、肠易激综合征、焦虑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头面部和腰背部等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更年期综合征、月经期情绪障碍等各类疾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特色疗法有含服中药方剂、艾灸治疗、穴位贴敷、耳穴压豆、推拿治疗、针刺及电针治疗等。

  同时,中西医结合科积极开展中药治疗,病区住院患者中药处方覆盖率达50%以上;开设中医治疗室,实行“一人一治一处方”,规范开展中医非药物治疗。全体护士参加“岐黄天使”网络学习,取得结业证书,提升中医护理服务能力,改善群众就医体验。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B到106580009,3元/月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