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健全机制推动融合激发创意
武宁以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你看,修河波光粼粼;你再看,柳山绿意盎然,在这里休闲非常惬意,我们村现在既有简约而纯净的精品民宿,又有与山林浑然一体的特色木屋民宿,很受游客欢迎。”初夏的阳光下,武宁县新宁镇渡头村党支部书记尹合新,站在村里刚刚引进投资打造的“一渡一山海”民宿露台上,兴致勃勃地对记者说。据了解,渡头村去年接待游客6万人次,村集体收益达55万元。
渡头村乡村旅游的良好发展态势,正是武宁以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深入挖掘乡村资源和文化,将优质资源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持续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走出了一条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之路。
健全体制机制,激活特色文化。该县创新推进“土特产”管理体制机制,从“土地+特色+产业”三方面出发,建构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综合协调机制。通过出台《武宁县全域旅游发展奖补办法》《武宁县民宿经济扶持办法》《关于加快产业融合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等文件,持续激励乡村旅游市场开拓。同时,推出专门面向农村生态资源领域的信贷产品——山水武宁生态产品贷,着力解决农户急难愁盼的金融问题,为乡村发展建设提供有力金融支持。
推动文旅融合,唤醒沉睡资源。该县精心打造“山岳武宁、水上武宁、夜色武宁、乡村武宁、康养武宁、空中武宁”6条风景线,串联起那些隐藏在乡村的文旅景点,深挖农耕文化、饮食文化、传统文化等特色题材,将国家级非遗打鼓歌、省级非遗采茶戏植入景区,建成了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文化产业特色乡镇、特色村落。到2025年,力争打造国家级产业强镇1至2个、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5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村)2个,创建“风景独好”旅游名县,建设“风景独好”旅游名镇(村)2个。
激发创意设计,打造数字园区。该县通过高标准打造武宁数字文创园、鳌鱼文化产业园等数字产业园区,推动了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深度融合。同时,鼓励创意设计企业、数字文化企业、艺术院校、非遗传承人深入乡村,力争打造7个乡村创客中心、10个美术交流培训基地、多个手工艺体验基地和数字助农营销平台,创作一批有地方特色的非遗剧目、村歌和农业文创产品。
大江网九江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九江讯"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中国江西网九江频道"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九江讯",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九江频道 电话:0792-8275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