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通讯员占振川报道:走进江西省都昌县三汊港镇,人群中有位身穿红色志愿服的年轻人,正在帮群众答疑解惑。身边群众高兴地说,“这是网格员,正在帮大家缴纳医保,真好!自从有了他,以前办事要到县里、镇里、村里不停地跑,现在直接请他帮忙就行,真是方便多了”
都昌县积极推行“1234”模式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新路径,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建强村“两委”成员和驻村干部队伍,完善网格治理,聚焦试点乡村建设,积极破解基层治理堵点难点,打通农村基层治理“最后一米”。
一是坚持“一个核心”,突出党建引领作用。都昌县坚持将“党建+”放在乡村治理的核心地位,成立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先后出台《都昌县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工作方案》等配套文件。坚持“书记抓、抓书记”,落实县、乡、村三级书记主体责任制,定期召开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工作会议,压实各级单位责任。按照“统一标识、统一外观、统一配置”的“三统一”模式,持续推动党群服务中心升级改造,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建强阵地建设。坚持定期检查督导、会商研判、现场办公,及时解决乡村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将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工作情况作为党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着力构建上下贯通、配合有力、一抓到底的责任体系。
二是建强“两支队伍”,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坚持选优配强村“两委”成员和驻村干部队伍,抓好乡村治理的“关键少数”,坚持人选标准,严把干部队伍人选“政治关”。今年来,全县共优化调整村党组织书记17名,其中300名村党组织书记、175名驻村第一书记逐步年轻化、知识化。全覆盖建成24所乡镇党校,对全县1806名村“两委”成员和526名驻村干部进行轮训,将“抓党建促乡村治理”纳入课程安排表,列为基层干部的必修课,采用“统一培训标准、统一授课师资、统一课程内容”的“三统一”方式,高标准、严要求开展基层干部培训,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助力乡村治理工作。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采取“日考勤、周调度、月督查、季汇报”的模式,建立常态化联动督查机制,聚焦基层干部“六有”情况,采取“四不两直”方式进行全覆盖多轮次督查检查,规范基层干部管理,强化治理工作责任,推动基层干部在乡村治理中履职尽责。
三是完善“三级网格”,优化乡村治理载体。按照“因地制宜、规模适度、便于服务、有效治理”的原则,将全县259个行政村统一划分595个网格,配备网格员688名,建立健全“行政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三级管理服务体系,所有网格员原则上由党员担任,每个网格成立党小组,将村“两委”成员、驻村干部、村小组组长、“五老”人员、乡贤等纳入到各个网格党小组,推进“党员嵌在网格中”。做实做细网格化日常服务管理工作,创建网格化管理新模式,按照“6955”工作要求配备网格员,大力推行“七小七大”乡村治理模式,积极推进“两长两员”网格化管理,有效发挥其在信息排查、矛盾化解、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的职能作用,全县688多名网格员负责网格内群众各项工作,网格员对网格内的人、事、物全天候了解掌握,使“小网格”支撑“大治理”,真正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情在“格”中系、和谐不出“格”。
四是聚力“四村建设”,树立乡村治理标杆。坚持分次建立逐步实施的方式,选取2个乡镇,4个行政村作为乡村治理试点工作,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推动乡村治理工作。三汊港镇左桥村聚焦乡村治理智能化,充分发挥雪亮工程、天网工程等视频监控平台,深入开展平安创建,积极化解基层矛盾,形成乡村治理“一张网”,搭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推进落实村便民服务站办公信息化,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村民少跑腿”。中馆镇小河村优化提升村党群服务中心,为乡村综合服务设施布局为基本阵地,加强党建“三化”建设,提升办公信息化水平,充实完善服务事项。全面推进“一站式”服务“一窗式”办理,坚持推行村党群服务中心“365天服务不打烊”,落实错时延时服务轮班值班制度和帮办代办机制,推动更多事项办理“一次不跑”或“只跑一次”。中馆镇排山村在乡村治理中探索运用“积分制”“清单制”模式,把纷繁复杂的文明乡村创建细化为乡村建设、移风易俗、人居环境整治等指标“清单”,通过“积分制”,将遵纪守法、孝老爱亲等内容作为评分项,围绕积德、积善、积美、积勤等累计得分,积分可兑换群众日常所需生活用品。三汊港镇岭东社区聚焦全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村“两委”成员、驻村干部、网格员组建“红色清污队”,坚持由“村内到村外、户内到户外、屋内到屋外”统筹推进,废弃危房、残垣断壁、烂圈烂舍逐步拆除,农户院内屋外逐步整洁,小菜园、小花园、小公园日益增多,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提升,乡村治理效果开始逐步显现。
近些年,都昌县在乡村治理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效,未来还将坚持探索自治、法治、德治、公治、智治“五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模式,推进乡村治理工作走向更深处、迈向新台阶。
大江网九江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九江讯"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中国江西网九江频道"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九江讯",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九江频道 电话:0792-8275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