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九江讯(全媒体记者 曹诚平)6月3日清晨,在位于九江长江之滨的锁江楼景区内,一群羽毛华丽、体态飘逸的漂亮大鸟或在青草地上悠闲觅食,或在灌木丛中闭目养神,或在树梢之间翩翩起舞,或在古塔之下闲庭信步,不时发出“咕咕”的欢叫声。这些漂亮的大鸟,就是有“林中仙子”美称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鹇。
有着430多年历史的锁江楼古塔,是九江城区地标性古建筑之一。锁江楼景区是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段)核心建设点之一。今年3月,九江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在对锁江楼景区进行提升改造时,发现景区内有一些不知名的漂亮大鸟。施工人员十分重视,立即向林业部门报告。经专家辨认,这些漂亮大鸟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鹇。目前,已发现1只雄性白鹇和约10只雌性白鹇。“白鹇在这里安家,已经有一些日子了,但具体是什么时候来的,我们也不清楚。以前,我们还以为它们是野鸡呢。”景区一名工作人员说,“这些白鹇不怎么怕人,有时候人靠近它两三米,它才跑开,看来它们已经适应这里的环境了。”
据介绍,白鹇是雉科鹇属大型鸡类,雌雄异色。雄鸟上体白色而密布以黑纹,下体蓝黑色,脚红色;雌鸟通体橄榄褐色,羽冠近黑色。白鹇喜欢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主要分布于江西、云南、四川、海南等地。2022年3月,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在红外相机拍摄的影像中,发现了白鹇的画面。
“林中仙子”竟然在九江闹市区安家,施工人员十分惊喜,立即主动停工,并向九江市委、市政府建议,对景区提升改造方案进行修改、优化,为白鹇营造更好的栖息环境。
九江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浔阳江景区提升改造项目负责人王峰告诉记者,锁江楼景区有一片灌木丛,原本是准备清除的,发现这里是白鹇的主要活动区后,决定予以保留,并在周围增种了洒金珊瑚、亮晶女贞等适合白鹇栖息的植物。同时,在锁江楼古塔底部护坡上种植了玉龙草以及低矮灌木等。原方案为锁江楼设计了亮化工程,考虑到灯光会影响白鹇栖息,新方案取消了亮化。
“为了不惊扰白鹇,在施工中,我们都是采用人工作业方式,一小块一小块推进。”王峰说,“总之,新的改造方案尽量保留了白鹇的原始栖息地。改造后,景区内绿色植物更多、更密,更适合白鹇栖息。”
王峰告诉记者,为了给白鹇营造一个温馨的家,项目工期比原计划延长了一个月,加上增种花草树木等费用,整个项目成本增加了约50万元。
目前,锁江楼景区提升改造工程已经完工,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段)建设点琵琶亭、浔阳楼等串成一线。一条长江、一尊古塔、一座古城、一群“仙鸟”,相映成趣,构成一幅迷人的生态画卷,令市民和游客赞叹不已、流连忘返。
大江网九江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九江讯"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中国江西网九江频道"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九江讯",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九江频道 电话:0792-8275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