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岁序更替,万象启新。值此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谨代表市教育局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辛勤耕耘、默默坚守教育一线的全市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员工致以亲切的问候,向全体莘莘学子和广大家长致以良好的祝愿。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生活扬眉“兔”气、事业大展宏“兔”、学业“兔”飞猛进。给大家拜年了!
即将过去的2022年,是极不平凡、极不寻常的一年,既有党和国家大事、要事、喜事不断中的自豪荣光,也有疫情、旱情、学情交叠下的负重前行。这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教育局团结带领全市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员工,以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担当作为、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年,我们科学谋划定思路,谋定一个教育目标(公平、优质、全面、融合)绘蓝图,坚持一个中心不动摇(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两大举措(强基、赋能)固根本,聚焦三大问题(招生收费、学区划分、校园安全)保稳定,实施八大行动(教育补短板三年行动、教育系统“三风”建设行动、“双减”巩固提升行动、高考改革提速行动、职业教育提质创优行动、校园安全护航行动、心理健康教育强化行动、家校社协同育人行动)抓落实。这一年,我们抓好党建强保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确保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着力建设勤廉教育。这一年,我们大刀阔斧补短板,全市教育财政投入120.14亿元,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9所、新增园位8160个,完成义务教育学校项目36个、新增学位2.8万个。这一年,我们统筹发力促均衡,大力扩充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普惠性园位完成率达108.8%;市县两级加快化解大校额、大班额,中心城区组建教育集团9个,惠及义务教育学校28所、学生4.6万余人;实施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工程,开展首批市级普通高中特色学校评选。修水中专二期、都昌中专等职教项目先后建成,全市中职学校新增专业31个。这一年,我们全面育人提质量,巩固提升“双减”成果,在全省率先推行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暑期校内免费托管服务;省十六届运动会学校部82项比赛中九江市夺得其中的55枚金牌,稳居全省第一;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校增至114所,13所学校获评省劳动教育示范校。这一年,我们多措并举抓队伍,引进优质教育人才2264人,创新推行校长教师跨区跨校双向交流,成立140个名师工作室,选派2.7万人次参加部、省、市三级培训。这一年,我们综合治理树新风,重拳治理择校收费,全面实现“零择校收费”,得到省市领导的批示肯定。大力开展干部作风、师德师风、学校校风“三风”建设,联合七部门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治理,公平、优质、全面、融合的九江教育新样态初步显现。
2023年是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全市教育系统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科教兴国战略部署,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实际行动检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成效。在党的建设上抓出新成效。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把新理念新观点新思想学深悟透、融会贯通、落到实处。在夯实基础上贡献新作为。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教育补短板三年行动落实落地,着力优化教育网点布局,大力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在协调发展上创造新业绩。普及普惠发展学前教育,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大力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发展,继续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创优行动,推动特殊教育拓展融合发展,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健康有序发展。在改革创新上展现新担当。围绕教育重点难点工作,创新开展“一县一试点”改革。进一步提升“双减”成效,促进校内提质增效,做优课后服务和暑期托管;做好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分类管理,加大“地下”违规培训查处力度。加快教育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在队伍建设上实现新提升。加大高素质教育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持续推进跨区跨校校长教师双向交流。在优化环境上开创新局面。深入实施“三风”建设行动,扎实推进师德师风专项治理走深走实。全面加强校园安全工作,持续做好校园防疫工作,守护师生平安健康和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让我们携手跨越凛冽寒冬,张开双臂拥抱春暖花开。愿疫情早日散去、生活回到正轨,希望每一位教育人都心怀家国、感恩时代,希望每一个孩子都健康平安、天天向上,希望每一位老师都坚守初心、立德树人,希望我们的教育充满温度、书香满园,让我们携手并肩在实现“公平、优质、全面、融合”新样态九江教育之路上阔步前行。
最后,衷心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兔年大吉,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大江网九江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九江讯"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中国江西网九江频道"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九江讯",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九江频道 电话:0792-8275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