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者从“非凡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财政局专场)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财政部门牢固树立“以政领财、以财辅政”理念,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全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九江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提供了坚强财政保障。
十年来,九江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财政“蛋糕”越做越大,财政综合实力迈上了新台阶。2012∽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101亿元增长到292亿元,总量增长2.9倍,年均增长11.9%,总量稳居全省前三。财政支出规模逐年扩大,2012∽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由298亿元增长至625亿元,总量增长2.1倍,年均增长11.1%。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21年,瑞昌市、九江经开区、湖口县、共青城市和永修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20亿元,其中,瑞昌市收入总量进入全省十强县,湖口县、共青城市和永修县收入总量进入全省二十强县。
十年来,财政部门全面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千方百计统筹财政资源,财政服务发展取得了新成效。政府有效投资力度不断加大,2012∽2021年累计安排中央和省级预算内基建投资158.81亿元,累计拨付项目建设资金195.22亿元,2015∽2021年,全市向省级争取新增债券资金595.43亿元,重点投入卫生健康、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林水利、乡村振兴等领域,有力保障了棚户区改造、地下综合管廊、航运中心建设等一批经济社会效益明显、群众期盼的产业和民生项目需要。以减轻市场主体负担为核心,严格落实国家大规模实行减税降费等税费优惠政策,2018∽2021年全市累计为市场主体减免税费402.64亿元。充分运用“财园信贷通”“财政惠农信贷通”“政府融资担保”“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政府采购贷”等财税金融政策,放大财政资金乘数效应,累计撬动超过1500亿元资金,惠及中小微企业及个人110万户(人)。大力推广PPP模式,全市纳入PPP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管理库的项目36个,总投资额约374.24亿元,其中,政府拟出资7.56亿元,撬动社会资金366.68亿元,有效激发社会资本投资动力和活力。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在全省率先取消政府采购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惠及供应商超万家,免交保证金超亿元。
十年来,市财政局坚持公共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保障改善民生达到了新水平。全市民生支出累计达到390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一直保持在80%左右,年均增长11.7%,落实省、市政府每年组织实施的民生实事工程,解决了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领域和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2012∽2021年,下达中央、省、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衔接推进补助资金56.07亿元,年均增长19%。积极探索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机制,2021年整合涉农资金项目87个,资金总量13.48亿元。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2∽2021年,全市节能环保支出累计达到126亿元,年均增长17.2%,高于全省平均增幅近2.5个百分点。积极探索建立流域补偿机制,及时分配下达省内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资金。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市统筹安排疫情防控资金19.15亿元,有力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十年来,市财政局推动财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财政管理改革开创了新局面。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对全市所有预算单位实现零基预算“全覆盖”。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全市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由2012年的10.8%下降为2021年的9.3%,下降1.5个百分点。加大盘活存量资金力度,2015∽2021年,市本级累计盘活、收回存量资金77.2亿元。严控“三公”经费支出,2016年以来,全市三公经费年均降幅达7.62%。不断提高财政评审质量和效益,2012∽2021年全市完成政府投资项目评审3.04万个,平均审减率11.2%,节约财政资金218.69亿元。提升财政监督效能,创新监督方式,运用“互联网+”模式,上线运行九江市民生资金监管平台,上榜省政府第六批及时奖励名单。建立健全以地方政府债务动态监测机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定期评估预警通报机制、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机制等为框架的政府债务管理体系,规范政府债务管理,有效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积极推动财政简政放权,落实“放管服”改革,全市行政事业性收费事项由103项减少到57项。(记者 沈明杰)
大江网九江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九江讯"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中国江西网九江频道"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九江讯",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九江频道 电话:0792-8275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