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雨伞
沈师
雨点打在雨伞上,一阵紧一阵疏。天气变化挺大,几天前温度还是20℃,没承想仅仅两天时间,就陡降至冰点。寒风吹得风向有点乱,撑伞的手竟有点吃不住劲,不知风和雨从哪个方向袭来。
现在的雨伞是越来越小了,但越做越精致了,虽然看上去美观大方,很养眼,若要论实用,远不如过去的伞实用耐用。有人说,现在流行的雨伞只能算是一个伞的基本概念了,几乎失去了雨伞的实用功能,不能很好地为人遮风避雨。
于是乎就想,这一现象的出现,到底是伞的演变进化,还是人类本身的超然,抑或是退化?也许还有人会漫不经心地说:现在又有几个人真正用伞?
雨还在下着,地面有积水。雨点坠落,用力拍打地面。地面多是水泥、地砖、石块等铺就,溅起水花,很有弹性。如果雨落在乡下,会散发出浓浓的泥土味,并混合着许多说不出滋味的味道,会形成一个个小水坑,一个个小水泡,一个个小“珍珠”,这种雨天的景象和韵味,是城里无法想象的。
雨下在城里,造就了另一道风景。雨伞在城里的实用价值是十分有限的,现在城里人购车的多了,人在雨中作业的时间相应就少了,实操中也存在不便,客观上减少了雨伞的使用概率,而雨伞伞衣的缩小,又使得使用者感到未能很好地享受到雨伞的全方位庇护。因此,有人索性将雨伞束之高阁,或者弃之不用。即使有人偶尔拿出雨伞,在雨天也是象征性的撑在头顶,保护一下头发不被雨水打湿,毕竟有时洗一次头发还是比较费时费钱的。有车一族则更是表现出不屑一顾。
莫不是雨伞真的就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淡出了生活平台,淡出了世世代代的日常雨具?其实不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须臾不离雨伞,家训就有“晴备雨伞,饱带干粮”一说。雨伞有其独特的价值,风雨中能抗拒风吹雨打,骄阳下又能防晒保肤,举办活动时,还能点缀其间,渲染场面,营造氛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大自然更是变幻莫测,丰富多彩。有晴天就会有雨天。既如此,有了雨天,当然就有了传说中鲁班发明的雨伞。撑起一把雨伞,在雨中漫步,雨中相随,雨中情话,是多么别具一格,又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仿佛撑起了一个爱的世界。
然而,最令我们感佩的,雨伞富有生命,不用了,闲置一角,无怨无悔,默默无闻。想起了,无论是防晒顶风,还是挡雨抗雪,始终不渝,尽职尽责,全力服务。特别是雨伞从雨中回到室内,被主人随手置于一旁,仍默默滴答着雨水,好似一个充满情感的少妇,静静地伫立一角,微笑地梳理着自己的一头秀发……
对于雨伞,我们应深情地道一声:你好,谢谢你!
大江网九江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九江讯"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中国江西网九江频道"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九江讯",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九江频道 电话:0792-8275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