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连日来,九江瑞昌市10.6万亩中稻进入成熟收割期,农户们纷纷抓住晴好天气抢收,努力降低旱情带来的影响,确保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秋天的田野上,金色的稻穗在微风中摇曳生姿,沉甸甸地压弯了稻秆。一台台收割机在一片片金黄的稻田“火力全开”,将颗粒饱满的黄澄澄的稻谷尽收“囊中”,运粮车来回往复地奔波。
九江市本草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今年种植了中稻700亩,其中基地承包的520亩是高标准建设后的农田,通过加强田间管理,经受住了高温少雨天气的不利影响。
九江市本草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静说:“今年我们基地也受到了旱情的影响,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我们排水灌水都非常顺利,相对于其他没有做高标的地块来说,这里的产量大概每亩要多200斤左右。”
一边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保收,一边积极推进机械化收割减损。为了抢抓时节,在市农业部门引导种植户尽量实施机械化生产,鼓励使用农业社会化服务。同时,从外地调配农用机械,千方百计降低水稻收获环节损耗,确保粮食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市农业农村局农机推广股股长熊少平说:“预计11月份要进入收割的高峰期,我们提前进行了部署,特别是机具的调配。鼓励农户机械化抢收,及时补种冬油菜冬小麦这些作物,来弥补夏粮的损失。”
近年来,九江瑞昌市积极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通过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机械作业能力降低种植成本的同时,农田抗灾能力更强。2022年,九江瑞昌市已有高标准农田13.1万亩,全市中稻种植面积10.6万,其中高标准农田内中稻种植面积5.8万亩。全市农机总动力34.63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426台套,大型收割机473台。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基础上快速推进的农业机械化,让先进的农业科技有了“用武之地”,为农业生产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为旱情下实现粮食归仓、农民保收的目标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大江网九江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九江讯"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中国江西网九江频道"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九江讯",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九江频道 电话:0792-8275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