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记者钟良摄影报道:9月27日,记者从九江“非凡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德安专场)获悉,十年来,德安县GDP年均增长9.1%,2021年达到173.4亿元,是2012年的2.5倍;人均水平达到10.42万元,成功跻身全省前十,是2012年的2.3倍。七次荣获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连续十次荣获全市高质量发展先进县。
坚定不移强产业,工业重镇重塑新优势
十年来,德安县累计引进100亿元以上项目2个,50·20项目29个,亿元以上项目168个,总投资金额1437.75亿元,万年青高新产业园、国科集团总装(德安)基地等企业纷纷建成投产。2021年规上工业营收559.12亿元,是2012年的2.7倍;利润总额35.4亿元,是2012年的3.4倍;规上企业162户,是2012年的2倍。
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5%,已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2家。建成宝塔工业园区和丰林工业新区,形成“一园两区”发展格局,科创中心、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拔地而起,先后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省级纺织服装产业基地。
坚定不移促改革,跨越发展激发新动能
德安县坚持用改革的办法激发经济社会动力活力,在林长制、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党建+乡贤”治理模式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德安经验”,荣获全国十佳深化改革县级科协、全国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全省深化改革先进县等称号。
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成立“安心办”、上线“安心云”、汇编“安心包”、发放“安心卡”、开展“安心评”、举办“安心谈”;创新“八环相扣”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保姆+”服务,荣获全省“五型”政府建设示范县、首届十佳优化营商环境工业园称号,在2021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进入二十强。
坚定不移兴城市,隆平故里展现新颜值
德安县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城区功能品质全面提升。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德安常住人口净增12758人,是全市唯一人口净增加的县,城镇化率达到67%;实施446个城建重点项目,完成“十桥三十路”交通工程、“三河六站”防洪工程、“三水”治理生态工程,38个棚户区、老旧小区得到改造,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等多张城市名片。
全县有4A级景区2家,5A级乡村旅游点1个,义门陈文化产业园、华夏阳光微电影小镇等重大项目成为文旅融合发展“增长极”。2015、2016年,袁隆平院士接连两次回到家乡德安,为省级隆平科普教育基地揭牌,为隆平学校颁发奖学金,为超级稻基地测产,隆平广场、隆平公园、稻田广场、隆平大道,隆平故里处处体现隆平元素、彰显隆平精神。
坚定不移稳三农,乡村振兴描绘新画卷
坚持把三农工作摆重中之重的位置,打赢脱贫攻坚战,8个贫困村、9101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与全市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连续4年在全省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获“好”的等次。
利益联结机制更加紧密,全面消除了“空壳村”,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2021年平均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23.46万元,50万~100万的村7个,100万的村2个。
蛋鸡养殖、食用菌、茶叶、葡萄、莲子、菊花等特色农业产业持续发展壮大,粮食产量逐年提升,重要农产品稳定供应,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试点全面推进,591个村点完成新农村建设,乡镇集镇实现全面改造提升,荣获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县。
坚定不移办实事,民生事业开启新篇章
德安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连续十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75%以上。大力实施“建五扩五”教育工程,荣获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连续三年获全省县(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优秀等次。
全面推进四个“城乡一体化”民生工程,全县集中供水覆盖率达98%以上,公交线路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城乡环卫纳入第三方综合治理,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空气质量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连续十一年获全省信访工作“三无”县。
坚定不移抓党建,勤廉德安彰显新气象
德安县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大力弘扬传承红色基因,基层党建“三化”建设卓有成效,基层组织阵地全面过硬,打造了“红色德安”党建品牌。以好家风促进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德安义门陈家训传统”被中纪委网站收录于“中国传统中的家规”并头条推介,纪录片《义门流芳》面向全球播出。深化廉洁德安建设试点,全面实施勤廉德安建设“五大工程”,大力开展“优环境、转作风、开新局”活动,一体推进“三不腐”,驰而不息纠治“四风”。
大江网九江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九江讯"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中国江西网九江频道"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九江讯",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九江频道 电话:0792-8275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