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激活职级“密码” 赋能提质增效
中共武宁县委组织部 张华、王波
实施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是优化公务员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公务员晋升渠道多元化的有力举措,如果使用得当,将进一步调动广大基层公务员的积极性。如何用好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这个“工具箱”,使之更好发挥激励公务员干事创业作用,是摆在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面前的重大课题。武宁县从自身干部特点和工作实际出发,从三个方面发力,不断激活职级“密码”,促使在优化资源配置、营造干事氛围和树立正确导向等方面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展现出强大的干事创业推动力。
激活干部流动“密码”,资源配置更合理。相较县直机关,乡村一线条件艰苦,工作千头万绪,责任大、事务多、压力重,乡镇干部拼命想往城里跑,导致县直机关干部年纪偏大活力不足,而乡镇干部过于年轻经验不足。人力资源分配的不均,导致单位之间或多或少都存在“短腿”的毛病,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了盘活全县干部资源,县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创新提出了《关于选派县委乡村振兴特派员的实施方案》,按照本人申请、单位推荐、组织审核、县委任命的程序,从退出领导岗位的干部中,选派具有一定领导能力和乡镇工作经历的干部担任县委乡村振兴特派员,将行政关系、工资关系全部转到乡镇,组织关系转到驻点村党组织,统一安排到村帮扶,实行县委和乡镇党委“双重”管理,首批选派23名乡村振兴特派员已全部到岗到位。在职级晋升方面,每年单独核定晋升职级指标,对年度考核优秀的县委乡村振兴特派员,推荐晋升职级。一石激起千层浪,因为反响热烈,咨询的干部络绎不绝,通过这一举措,真正调动了干部工作积极性,实现了干部从不做“村干部”到愿做“村干部”,从逃离乡村到扎根乡村的行动转换。今后,将有更多县委乡村振兴特派员在乡村默默耕耘,助力乡村发展。
激活良性竞争“密码”,干事创业更有劲。当今时代是一个竞争的时代,一个单位、一名干部能适应竞争、主动竞争,将顺应时代而获得成功;一个单位、一名干部不愿竞争、逃避竞争,必将被时代所淘汰。激励和评价干部是一个系统工程,干部岗位不同、职务不同、经历不同,如何有效地激励、正确地评价,需要一套科学、精准、有效的评价方案。人们常说,“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武宁县委秉持爱干部就要培养干部的理念,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引导干部走出“舒适区”,打破靠主观判断,凭资历优先等传统晋升职级方式,出台了《武宁县推荐公务员晋升三级、四级调研员职级量化计分暂行办法》,从基本原则、适用范围、计分项目、工作程序和有关事项等五个方面进行细化,并对干部在晋升职级时的政治素质考核计分、工作荣誉及奖励计分、多方立体测评计分、任职资历计分和反向扣分等五个方面予以标准量化,整个办法内容具体且操作性强,一方面干部可以对照晋升细则抓好明确工作方向,另一方面组织也可以凭借标准综合评价干部,公务员职级晋升过程更加公开透明。这样一来,在组织职级晋升时,所有符合条件的干部既可充分全面参与其中,同时又避免了晋升标准的下降和无原则的人人有份、到点必提,形成了干部良性的竞争氛围,确保优秀干部能脱颖而出获得职级晋升机会,让干事创业的好作风自觉融入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之中,形成全县干部凝心聚力推动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激活考核运用“密码”,用人导向更鲜明。如何用好干部?我们常说,用干部要德才兼备,在县一级单位,领导职务数量不多,属于稀缺资源,公务员职级晋升作为职务晋升的有益补充,运用好职级晋升这根指挥棒尤为重要。武宁县委坚决打破好人主义和平均主义原则,不唯单位大小和轻重,不唯干部年龄和资历,以廉洁为基础,以品德为支撑,以实绩为导向,将年度考核、目标考评结果与干部职级晋升挂钩,按照年度全县单位综合排名情况梯次确定单位职级晋升数量,对排名前6名的乡镇各给4个职级晋升指标,排名7至12名的各给3个职级晋升指标,排名13至15名的各给2个职级晋升指标,排名后3名的没有职级晋升指标,对巡回看变化中排名前3名的乡镇再单独奖励1个指标,充分发挥考核考评区分优劣、奖优罚劣、激励担当、促进发展的作用,激发各级领导干部见到先进就争、见到红旗就扛、见到奖牌就夺,敢于在省市争先进,在全国创标杆的冲劲和干劲,在全县上下树立起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用人导向。
大江网九江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九江讯"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中国江西网九江频道"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九江讯",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九江频道 电话:0792-8275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