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柴桑区多措并举培育营商沃土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柴桑区始终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服务企业、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主动作为,勇于创新,努力解企业之忧,回企业之盼,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多措并举培育兴旺柴桑营商沃土。
一月一谈 诉求件件有回音
从2021年8月以来,每个月末,柴桑区委都会召开一期柴商恳谈会。以一月一“恳谈”形式,每次邀请10家民营企业参加,由柴桑区委主要领导主持,召集区直相关单位负责人,进行面对面恳谈,采用企业“出题”、政府“解题”的模式,由企业家提出诉求,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答疑并提出解决方案,建立了企业诉求征集、跟踪办理、落实反馈的闭环工作机制,进一步落实政商交往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规范政商交往行为。建立健全了企业精准帮扶机制,深化区领导挂点联系企业工作机制,完善督办工作机制和非公企业维权制度,将企业问题形成督查清单,由区纪委、“两办”督察室参与进行督办,加大对侵害企业利益问题的监督问责力度,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
用工难是各大企业一直面临的问题,关于招揽人才留住人才是恳谈会上出现的高频诉求。为此,柴桑区人社局线上线下定期发布用工信息,目前企业普工方面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在技工、管理人才方面,柴桑区与九江高校合作,开设订单班。为满足企业的技工需求,柴桑区政协、组织部和工信局组成调研组,开展实地调研,搜集了40余家用工企业的问卷调查,有针对性地开展下一步工作。
为了更好地留住人才,赤湖工业园还将建设邻里中心,包含公寓、幼托、文体健身、休闲娱乐、便民服务等,拟于8月动工。柴桑区营商办常务副主任柳贵成介绍,恳谈会目前已常态化开展九期,帮助企业解决疑难问题及历史遗留问题107个,确保企业诉求件件有回音。
先试探索“红领专职化”
助推营商环境优化
今年以来,柴桑区立足推动非公党建和企业发展同频共振,以全省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专职化建设试点为契机,在全市率先启动“两新”组织专职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建设,通过内部推、上级派、社会招等方式,帮助企业选拔培养一批专职党建指导员。
今年4月,柴桑区在全市率先开展专职党建指导员公开招聘工作,成功招录6人,年龄均在35岁以下,具有2年以上党龄,本科以上学历占比50%。根据党建指导员居住地、工作经历、兴趣爱好、个人意愿等,合理安排工作岗位,分别下派至园区企业、民办学校、社会组织等指导党建工作,助推营商环境优化,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柴桑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两新”工委书记谢凯表示,柴桑区围绕开展“红领专职化”活动,坚持先行先试,建立起了一支高素质党建指导员队伍。同时,设立3个党建指导员工作站,推动非公企业、企业商会、小个专等党组织党建指导全覆盖。将着力发挥党建指导员组织党员、凝聚党员、服务企业、服务发展的主力军作用,不断放大党建工作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组织优势。柴桑区还出台“两新”组织专职党建工作指导员管理办法,明确党建指导员10项工作职责,建立7项管理制度,制定3项考核措施,确保党建指导员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今年以来,柴桑区构建了重大行政决策智库专家平台,聘请了来自城市规划和交通领域、产业发展、文化旅游和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环境治理、金融投资、法律服务等7个领域的39名专家顾问,在强产业、兴城市、优环境、惠民生、促振兴、防风险、旺文旅、树品牌等领域上出谋划策、把脉问诊、传经送宝,利用产业发展、金融投资、法律咨询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为柴桑区发展提出有建设性的具体意见,对重大事项实施方案和拟落户的重大招商项目进行评审论证把关、引荐投资项目、人才、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持续优化该区营商环境。还开设了“公开专办”电话邮箱,开展“躬身入企”走访帮扶,“分类施策”台账销号,“监督共治”各行各业,宣传“专栏案例”……
柴桑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国栋表示,新一届区委、区政府提出打造“赣北眉目地,兴旺大柴桑”的奋斗目标,优化营商环境是其中的应有之义。柴桑区将深入贯彻全省深化发展和改革双“一号工程”推进大会和全市“一号改革工程”推进会议精神,主动作为,强化落实,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创新政务服务方式,提高办事效率,努力解企业之忧,回企业之盼,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让全区营商环境得到持续健康发展。(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陈沽玥)
大江网九江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九江讯"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中国江西网九江频道"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九江讯",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九江频道 电话:0792-8275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