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九 江 颂
——为在九江举行的“江西省谷雨诗会”而作
作者:练 炼
大江从巍峨的雪山走来,
一路咆哮着向大海奔去,
滋润着1.9万平方公里的赣北大地,
抚育着460万勤劳善良的九江人民,
我的九江啊,阳光照耀北纬29度,
名副其实的锦绣江南梦里水乡。
我的九江,历史很长很长,
长得几乎无法用岁月的年轮丈量,
她从西汉灌婴筑城的时光隧道中走来,
两千两百多年的建城史,
见证了无数历史的无数沧桑,
创造了漫长岁月的人间辉煌,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桂冠,
花落九江,实至名归,闪闪发亮。
我的九江,很年轻很年轻,
年轻得就像一位英气勃勃的十八岁儿郎,
从南湖甘棠湖“两湖时代”走向八里湖鹤问湖,
只不过短短的十几个春夏秋冬寒来暑往,
新的道路、新的桥梁、新的高楼、新的城区,
一切都是新的哦,一座崭新的城市,
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拔节生长。
在鄱阳湖畔的秋水长天里,
一对对的大雁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来,
幸福地栖息在鄱阳湖的草滩湿地水凼,
这些白色精灵在赣北大地欢快地起舞,
一声声的雁鸣表达着对九江这片土地的,
无限眷恋和温暖的情意。
在匡庐之巅,人们纷至沓来,
寻觅着李太白、白居易、苏东坡的足迹,
述说着“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的自豪,
歌咏着“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韵味,
体会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思辨。
在我的九江,
武宁采茶戏、星子西河戏、彭泽黄梅戏,
好像春天里的水稻和油菜花一样生长。
在我的九江,
瑞昌剪纸、湖口草龙、武宁打鼓歌,
也像秋天里的芝麻和甘蔗一样茁壮。
鄱阳湖、柘林湖、八里湖、鹤问湖,
倒映着我的九江的妩媚和多姿,
浔阳江、修江、潦河、博阳河,
展现着我的九江的壮美和粗犷。
我的九江,
是乡贤陶渊明、黄庭坚、江万里、雷发达的九江。
陶渊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何等的气节。
黄庭坚“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是何等的壮阔辽远。
民族英雄江万里,三度为相,一生清廉,
慷慨赴死,大义凛然,
堪称:古今之完人,道德之楷模。
雷发达清朝皇家宫廷掌案,
两百年来样式雷设计了故宫天坛,
为民族留下了璀璨瑰宝,何等了得。
我的九江啊!钟灵毓秀,人文荟萃,英才辈出。
我的九江,
也是诗人毛泽东、权德舆、李太白、周敦颐的九江。
毛泽东“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大气磅礴,震古烁今,势压群雄,回响天外。
权德舆“九派浔阳郡,分明是画图”,
浔阳古城,众水汇聚,七省通衢,一锤定音。
李太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是何等的气派、浪漫和豪迈。
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又是何等的清纯、高洁和崇德。
我的九江啊!江山多娇,百姓勤劳,文化深厚,
千百年来,引得无数诗人竞折腰。
古往今来,寒来暑往,
三千五百多名诗人墨客驻足九江登临庐山,
留下了一万六千多首歌咏九江的不朽篇章。
我的九江啊,我的故乡!
且不说,浔阳江头,你有春江花月夜的古雅,
且不说,鄱阳湖畔,你有秋水长天的豪迈,
且不说,长江之滨,你有一山飞峙的雄伟,
更不说,明清时期,你有“四大米市”“三大茶市”之雅号,
仅凭这一万六千多首不朽的诗篇,
你是何等的富有、何等的气派、何等的骄傲。
我曾经走过庐山、鞋山、石钟山、幕阜山、九岭山,
找寻着我的九江。
我的九江,
却在三月的小雨里、四月的春光里、五月的鲜花里隐藏。
在修河的桨声灯影里,
我静静地凝视着我的九江;
在东林寺的暮鼓晨钟里,
我亲切地倾听着我的九江;
在九龙山的翠绿森林里,
我轻轻地触摸着我的九江;
在庐山西海的碧绿柔波里,
我热情地拥抱着我的九江。
我的九江啊!
春光明媚,碧水长天,莺飞草长,鲜花竞放。
我曾经登过浔阳楼、锁江楼、烟水亭、琵琶亭、胜利碑,
探寻着我的九江。
我的九江,
却在柴桑点将、周郎赤壁、琵琶送客、宋江题诗、九八抗洪中躲藏。
在朱元璋陈友谅大战鄱阳湖古战场,
在胡林翼太平军大战湖口的石钟山古迹地,
在1998年九江大堤决口不远处的抗洪纪念广场,
我久久徘徊,默默无语,而又心潮澎湃,
我想了很久很久、很多很多、很长很长,
我在心里和我的九江窃窃私语倾心交谈。
是啊!抬望眼,
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
在这里前赴后继,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曾经的烽烟滚滚金戈铁马刀光剑影都已远去,
但英雄的故事必将永远传唱地久天长。
我曾经去过马回岭火车站、秋收起义纪念馆、上衫乡宫选屋、岷山烈士纪念塔、王经燕纪念馆,
拜谒着我的九江,
我的九江,
却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湘鄂赣省委、赣北游击战、瑞昌革命根据地隐藏,
我在这里凭吊着毛泽东、周恩来、张朝燮、王经燕、刘为泗等领袖和烈士的足迹,
缅怀着他们在这里策划南昌起义、发动秋收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谱写了中国革命血与火的光辉篇章。
是啊!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自大革命以来,在九江这块英雄的土地上被反动派杀害的仁人志士共22万余人,
其中有名有姓有记载的烈士就有两万余人,
鲜血浸染着这片土地,染红了革命的旗帜。
我的九江啊!
红色热土,红旗漫卷,英雄辈出,凯歌高旋。
微风轻拂,夕阳西下,晚霞满天,
在鄱阳湖草滩牧牛人的鸽哨中,
我陪着我的九江走向了遥远的地平线。
我的九江啊!
大湖落日,秋水长天,群鹜齐飞、奋发向前。
有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
坐落在大江中下游的南岸,
她便是,
我的故乡,我的九江。
大江见证了无数的历史,
九江创造了不尽的辉煌。
历史走到了新时代新征程的今天,
“再创九江辉煌,再现九派荣光”战鼓铿锵,
那么就让460万英雄的九江儿女,
在新起点上重新集结再出发吧!
就像身边这条奔腾不息的大江,
一路奔腾,永远向前,再创辉煌。
啊! 我永远眷恋的九江!
生我养我的故乡,
我魂牵梦绕的天堂。
练炼,1962年10月出生,1983年7月毕业于江西大学中文系。历任江西日报社政治生活处副处长、九江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江西日报社赣北分社社长、江西日报社九江分社社长等职,江西日报社高级记者(正高三级)。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练炼从事新闻工作38年,荣获“全国党报好新闻奖”“全国人大好新闻奖”“江西新闻奖”“江西报刊新闻奖”“华东地区副刊好作品奖”“江西副刊好作品奖”等奖励近百次。
近二十年来,练炼在省内外报刊发表散文、诗歌、评论等文学作品1000余篇。他的70万字散文集《人生若只如初见》(上、下卷),在2009年和2011年,分别由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和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散文以其细腻、华丽、抒情的艺术风格,倍受广大读者喜爱。从2020年开始到今年,连续三年,练炼受九江官方邀请,每年为九江创作了一首抒情朗诵长诗,正好是三部曲式的“三颂”,即《最美家庭颂》《九江妇女颂》《九江颂》。
近五年来,练炼应邀在南昌市,特别是在九江市各大机关、学校和部分县市区宣讲毛泽东诗词。以“毛泽东诗词,新中国的诗魂”为题,整场脱口演讲,博得上下各界的好评。
大江网九江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九江讯"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中国江西网九江频道"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九江讯",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九江频道 电话:0792-8275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