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冬日暖阳下,鄱阳湖的晨雾渐渐散去,棠荫岛上炊烟升起。一大早从县城出发的欧阳援朝终于在午饭前赶到了岛上的执法点。“来了,吃过了吗?来我家吃饭咯”,走在村子里,村民们热情地跟他打招呼,然而5年前,欧阳援朝刚上岛时,却被当作“砸渔民饭碗的人”。
棠荫岛地处鄱阳湖的“肚脐眼”。丰水季,四面环水,距离最近的乡镇坐船也要半小时;枯水季,则滩涂泥泞,不通公路。欧阳援朝上岛时换了3种交通工具:从县城开车1个多小时到渡口,坐完渡船,又坐三轮车颠近1个小时穿过大片草洲滩涂。
岛上的棠荫村是个传统渔村,200多户村民世代以打鱼为生。鼎盛时,村里有大小渔船五六百艘,家家户户靠湖吃湖,一户一年打鱼收入二三十万元。但过度捕捞也破坏了鄱阳湖的生态环境,渔网越织越密,鱼却越打越少。为了捕到更多的鱼,非法捕捞、渔民纠纷时有发生。2017年,江西都昌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岛上设立由水上公安、渔政、环保等多部门参与的联合执法点,打击非法捕捞、采砂、猎杀候鸟等违法行为。从警30多年的欧阳援朝主动请缨去“守岛”,“我孩子大了,没牵挂,农村长大的,也吃得了苦。”
今年57岁的欧阳援朝高大壮实,脸庞黝黑,这是常年在湖里风吹日晒的结果。作为联合执法点的负责人,欧阳援朝经常带着同事到湖区巡逻执法,部分渔民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底拖网,这种网网眼极密,大鱼小鱼一网打尽,对鄱阳湖物种多样性破坏极大。一经发现,欧阳援朝就带着同事把网剪断带走,被缴了网的渔民轻则谩骂,说他“砸了渔民的饭碗”,重则把执法艇团团围住,试图抢回被缴的网具。欧阳援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渔民逐渐认识到非法捕捞的危害。
今年52岁的段模进以前是村里的渔民协会会长,鄱阳湖全面禁捕退捕后,被聘为村里的护鱼队长,每月有1000多元的收入。现在他开始慢慢理解欧阳援朝的“铁面无情”,“把湖里的鱼搞没了,不用他来‘砸饭碗’,我们自己就砸了!”如今,棠荫村所有渔民都转产上岸,村里还成立了护鱼队,每天巡湖护鱼。
到了执法点,放下东西,欧阳援朝转身就去了村里段冬秋老人家。“您老伴身体现在怎么样?手机需要交费吗?”欧阳援朝拉过一把椅子,坐在门口陪老人晒太阳拉家常。禁捕退捕后,村民大多外出务工,村里只剩下三四十个留守老人。
行动不便的老人们有困难就找欧阳援朝。帮老人代交手机费、灌煤气、劈柴……这些点滴小事拉近了欧阳援朝与村民的距离。“现在每次回县城,村里老人拿着自家种的菜往我手里塞。”欧阳援朝说,他和村民们都期待着进岛的公路早日修通,让孤岛不孤。
“看,江豚!”夕阳下,一群江豚不时跃出湖面,站在巡逻船上的欧阳援朝难掩内心的喜悦,“现在鄱阳湖里江豚多了,候鸟也多了,老百姓的保护意识也强了,心里真高兴!”(记者余刚)
大江网九江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九江讯"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中国江西网九江频道"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九江讯",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九江频道 电话:0792-8275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