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通讯员郑文斌、江 涛报道:今年以来,永修县城市管理局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广泛开展调研活动,调查了解群众对城市服务的期盼和需求,用心为民办实事、解民忧,也把县党代会精神落到实处。
县城管局投入770万元,实施了一批社会公共停车场、市政设施破损维修、路灯安装、雨水管网改造及美化绿化等项目建设;设置了一批垃圾桶、果皮箱、休闲长椅等,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车难停、路难行、无路灯、水不畅、景不美、休闲难、环境脏”等问题,受到群众交口称赞。
解决“车难停”问题。投入600余万元,于4月26日启动建设老城城际铁路旁、蓝天农贸市场、西一路、关公巷、兴隆街等一批社会停车场项目。目前,已新建完成老城城际铁路旁、蓝天农贸市场、兴隆街3个停车场,西一路、关公巷2个停车场已完成征地拆迁,开工建设正在有序推进,预计分别于9月、12月份完工,将向社会提供640个停车泊位,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
解决“路难行”问题。投入117万元,对排查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巷道及人行道路面坑洼不平、破裂、隆起、积水、破损及其各种附属和公共设施污损、缺失等问题进行全面维修。已完成52处,5700余平方米道路沥青路面,2680余平方米人行道板,96个井盖等设施的改造维修。同时,针对安康路路口废弃环岛因规划变更遗留的隐患问题,进行彻底整治,拆除环岛,规范改造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消除隐患。拆除滨湖路口绿化带,保障该处红绿灯路口右转车辆的高效、安全通行。
解决“无路灯”问题。投入5万元,对深入城区各角落摸排出的6条暗巷安装路灯,保障居民夜间出行照明需要。同时,全面摸排和解决市民需求的“无路灯、路不亮”问题,营造安全舒适,幸福和谐的居住环境。
解决“水不畅”问题。投入10万元,对因汛期强降雨引发的8处大面积的积水内涝问题,进行雨水管路的深度清掏和改造,增设雨水篦和更换大管径水管,增加雨水排水流速,减少道路积水时间,解决“水不畅”导致的内涝问题,保障汛期排水以及道路安全通畅。
解决“环境脏”问题。一是投入6.5万元,对公园广场垃圾桶、果皮箱配置还不足的问题,向白莲公园、广场、湖东公园、市民公园、广场等各大公园广场,投放新式果皮箱130个,解决了市民公园游玩垃圾乱扔、影响环境等问题。二是投入2.5万元,对群众反映的农贸市场环境差的问题,购置50个垃圾筒,并对市场内外的破损设施进行修缮。同时,加大整治力度,严格落实“菜上摊、货入店”的要求,杜绝占道摆摊,畅通购物环境;落实不间断巡扫保洁,保持市场内外的干净整洁,有效解决“环境脏”的问题。
解决“景不美”问题。投入20余万元,对城区各重要节点制作和设置一批文化小品20套,各绿岛、花箱换种新鲜花卉以及对绿化带打草除杂、修剪造型、补栽补种、浇水灌溉等各种维护养护工作,提升了城区美化绿化景观效果,让群众在夏季也能尽享清爽与惬意。
解决“休闲难”问题。投入近8万元,对市民反映公园健身休闲使用的长椅设置不足问题,对各大公园广场现有休闲长椅使用情况,以及需增设长椅的情况进行考察、调研,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向6个公园、2个广场的步道合理设置了55个休闲长椅,完善了公园广场的休闲设施,方便市民公园健身、浏览、休闲使用,解决了市民“休闲难”问题。
目前,县城市管理局通过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了一批民生工程项目,城区道路设施、亮化设施、排水设施、停车设施等配套服务设施逐步完善,在服务市民群众的同时,也提升了城市功能与品质。(永修县城管局 供图)
解决“车难停”问题

解决“路难行”问题

解决“无路灯”问题

解决“环境脏”问题

解决“水不畅”问题

解决“景不美”问题

解决“休闲难”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