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早在寒假期间,教育部、省教育厅先后发文,要求中小学生手机禁止带入课堂。为有效保护学生视力,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九江市教育局在开学前夕也明确,禁止中小学生携带手机及电子设备上学,确保学生在校专心学习。
昨天是春季开学第一天,记者走访市内多所学校,发现各校纷纷亮出严规,对手机入课堂说“不”。
进教室前 随机抽查是否携带手机
“这几位同学留下来一下,你可以走了,我们来抽查一下……”3月1日上午,记者在九江六中看到,一名老师正在教学楼走廊拿着金属探测仪,随机抽查学生是否携带手机。
实际上,早在去年10月,九江六中就在全校实行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并通过班会、家长会等途径向广大师生进行宣传动员,执行四级管控。
“这项工作主要由政教处牵头,分成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班干四级管理,由年级组每日派人进行巡查。其中,班级管理是核心,由各班班主任、班干部进行日常管理。”九江六中政教处主任潘志介绍,对于校园手机禁令,该校基本做到了封闭式、全方位、全时段的覆盖式管理。
目前,九江六中全校51个班级全部配备了金属探测仪,由班主任每日进行逐一检查。
在田家炳实验中学,为了让手机在学校实现“全面撤退”,也于今年1月在全校开展了专项整治活动。规定全校所有学生不得以任何理由携带手机(含平板电脑、蓝牙耳机、游戏机和MP3等电子设备)进入校园,一经发现将被当场收缴,收缴的手机由学校政教处统一保管学期末由家长签字领取,没有家长领取的,学校封存保管至学生毕业后返还。对违反规定的学生,学校给予批评教育,一年内不得享受学校各类资助、入团资格和各类评先评优,并通知家长和学校签订协议书;屡教不改的,给予校纪处分。
校方多措并举 确保家校联络无障碍
其实,在校园手机禁令之初,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比如没有了手机,针对一些突发状况,家长如何与孩子取得联系?对此,九江各校也在积极完善相关设施,保障家校联系及时畅通。
在田家炳实验中学,各年级所有教室门口的墙上、学生公寓每个楼层,都安装了一部固定电话。“这部电话的作用,就是学生可以随时使用电话与家长取得联系,家长也可以直接打电话到教室与孩子联系。”田家炳实验中学政教处副主任舒刚介绍,学生凭借智慧校园卡即可使用电话。另外,在田家炳实验中学,所有学生进出教室门、校门以及公寓楼都需要刷智慧校园卡,这样一来,相关信息都会以手机短信的形式回传到家长手机上,“家长就能随时掌握孩子进出校门的具体信息了。”
而在九江六中,所有班主任的手机也都无偿提供给学生作为应急使用。同时,学校保安室也配备了一部独立的公用电话,免费供学生使用。“这个学期我们也在考虑,把班班通等等这些硬件设施也建立好,让家校互通这块实现无障碍。”潘志说。
与此同时,九江市教育部门也在引导各地各校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利用手机完成作业,确保学生在校专心学习。
各校也在督促老师告别手机线上布置作业的状态。“我们已经要求各班老师把作业工整地写在黑板上,让孩子在课后服务时间认真完成当天作业,不把作业带回家,避免了孩子用手机做作业的同时刷视频,玩游戏。”柴桑区第四小学教务主任王芹说道。
没有手机的校园 变得更纯净了
“手机禁令实施以后,课间操场上,打羽毛球的同学更多了!”九江六中一名老师直言,校园手机禁令在学校施行后,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在九江六中,校园手机禁令执行半年来,学校共查处70多人次携带手机行为,教学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学生杨傲妮说,在校园手机禁令之前,不少同学会选择偷偷将手机带到学校,上课的时候偷偷玩手机,“现在,禁止带手机到校之后,我觉得大家学习的氛围比以前更好了,大家的关系也更融洽了。”
眼看着家里曾经的“手机控”慢慢在改变,家长们拍手称好。
熊丽的女儿是一名初三学生,因为女儿的手机瘾,熊丽曾与女儿多次发生小矛盾,这让熊丽开始了自我反思。“我觉得是家长对于孩子的陪伴太少了,我自己也进行了改正,加上学校的这个手机禁令,现在孩子的变化很大。”
市民罗女士的儿子正在读高三,正处于关键的冲刺阶段。她明显感觉,儿子不再那样依恋手机了,成绩也有了进步。“以前他闲暇的时间,都会被手机占据,现在完全不会了,而且学习也变得更加主动。”
大江网九江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九江讯"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中国江西网九江频道"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九江讯",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九江频道 电话:0792-8275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