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都昌县苏山乡达子咀村地处鄱阳湖核心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每年陆续有苍鹭来此繁衍栖息,村民们一直把苍鹭视为能给他们带来幸福的吉祥鸟,精心呵护它们的生存环境,“人鹭共住一村”成为当地一道和谐的自然景观。
近日,在苏山乡雷山达子咀村后树林里的夏候鸟栖息地,热闹非凡,远远能听到苍鹭高吭的鸣叫,数千只苍鹭在这里筑巢、翱翔天空、自由栖息。走近树林,随处可见一树数十个鸟巢的壮观景象。苍鹭在这里求偶、繁殖、育雏……人们近距离见证苍鹭生命最重要的一段历程。
摄影爱好者余会功表示:“这个地方我经常来,过去还没有建这个台子的时候,我就在民房顶上拍,这个地方可以,是全国拍苍鹭最好也是最近的地方。”
因达子咀村形似一个向鄱阳湖张开的嘴巴,村名由此而来。这里水域辽阔、湿地宽广,沿湖植被茂密,20世纪90年代,村里飞来了许多苍鹭筑巢。村里上年纪的老人说,这种鸟是‘吉祥鸟’,能带来祥瑞,从此以后,村里人就小心呵护这种身披黑白灰三色羽毛的水鸟。现在来这里繁育的苍鹭逐年增加,今年更是比去年早来了20多天。
“现在可能已经达到5000只,但是还是陆续的飞过来。一个是我们这里靠得鄱阳湖比较近,再个我们村民都养那个小鱼,周边的鱼塘都养那个小鱼,自己可以买点钱,鸟也吃一大部分。”苏山乡雷山达子咀村村民徐国平说。
苍鹭体型细瘦,却是十足的肉食动物,它们吃小型鱼类、泥鳅、虾、蜥蜴等,觅食的地方多在沼泽地、浅水湖泊和水塘中。多年以来,因担心有人偷猎苍鹭,村民自发组织了巡逻队伍,老老少少,全员出动,日夜守护。在村民们的精心呵护下,苍鹭在这里“开枝散叶”,俨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候鸟“村落”。
苏山乡雷山达子咀村村民徐国平表示:“它们像人一样嘛,它有吃的有住的,睡得安稳,吃得饱,它肯定在这里生存得更好,给的环境好嘛。”
渐渐的,苍鹭原有的“房子”住不下了。村民为了留住吉祥鸟,大家紧急众筹资金,家家户户出动,建起了铁制的鸟巢。在村中的密林里,耸立着11根形似电线杆的“铁树”,每个杆顶分布着5个铁制鸟巢,大大小小的苍鹭在上面栖息。
“我们村里为了把这个鸟留住,我们村里自筹资金10多万元,种了11棵铁树,为了鸟有更好的地方停歇,筑鸟巢。”苏山乡雷山达子咀村村民徐国平说。
在村民们的细心呵护下,本为候鸟的苍鹭几乎变为了“留鸟”,每年约有9个月时间待在这里,立冬前后抵达,第二年立秋左右才离开,达子咀村也逐渐变成了远近闻名的“苍鹭村”。
大江网九江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九江讯"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中国江西网九江频道"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九江讯",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九江频道 电话:0792-8275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