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江网/九江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叶丹报道: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九江双语实验学校非常重视教师教研团队的建设,狠抓教研组、备课组集体教研工作,在学校浓厚的教研氛围中,老师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迅速成长起来。初中语文教研组在2020年集体前进的力量来源于共同目标和团结协作。岁末年初,盘点收获,心怀期待,整装再出发。
一、岁月如花,一路盛开“课前三分钟”活动的灿烂
九江双语实验学校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把“课前三分钟”活动作为一种教学组织方式引入课堂,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能力,拓宽了知识面,培养了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学科综合能力。申报省级基础课题《利用课前三分钟奠初中记叙文的写作基础》并成功立项。初中语文教研组七八年级备课组的老师们紧紧围绕课题任务开展学生“课前三分钟”活动。学生们在三分钟里尽情展现,举行了八年级课前三分钟演讲比赛活动。在同学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们学会了倾听、表达、交流。岁月如花,一路芳华,一路馨香,一路优雅。我们相信,在老师们的精心培育下,双语实验学子们定会茁壮成长,成就自己的灿烂人生!
二、传承感受诗词经典魅力,培育情怀我们一直在路上
九江双语实验学校历来重视古诗文和国学经典教学,从小学部到中学部都非常注重学生国学素养培养教育工作。从2020年7月初,九江双语实验学校初中语文组深入开展由江西省教育厅主办的第二届“江西省少年诗词大会”海选活动。据统计,截至第十轮海选结束,九江双语实验学校初中部共有沈恬恬、余嘉莉、朱陶鸣、汪愉享等73名同学脱颖而出,成功晋级线下市级大会。九江双语实验学校初中语文组配合“江西省少年诗词大会”比赛,不仅彰显了双语学子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了当代中学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而且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们亲近中华文化,感受诗词魅力,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三、传播“本真语文”,建立线上培训教研新常态
传播“本真语文”的教学,引领广大在岗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一天的线上培训的学习热情不减。第一节示范课是江西省优秀语文教师临川二中邝胜孙老师带来的《〈诗经〉二首》教学。邝老师从四个方面展开了诗歌的教学。接着是由江西省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曾珊老师带来的《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曾老师语文课堂生动活泼,幽默有趣;学生积极思考,思路清晰。领略讲座的风采。安排了全国教改优秀教师刘瑷琏老师的《对语文测试卷命制的思考》讲座。刘老师注重先抓每一课的教学重点,攻克难点,再汇总一个单元的知识点归纳,依据文章内容,写作手法,语言特点,构思方式,语法知识等等进行试卷命制,如此以本为本,语文测试卷的命制根据新教材,才有新起点。压轴场由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中学语文教研员刘珊老师进行的《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与评价问题的几点思考》专题讲座。
四、亮新秀风采,促教师专业化成长
九江双语实验学校初中语文组举行了教师新秀课展示活动。七年级(5)班的李侨诗老师给大家展示了一节声情并茂的记叙散文——《散步》,校长李庐清、初中部分管领导徐丽芬以及初中语文组全体教师参与了此次的听课和评课。李老师努力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通过选择一些符合课文的教学情境带动学生的思维,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具体的知识点向学生展开,联系考情带领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的分析,充分展示了班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后,听课教师与李老师进行了评课和指导,就如何更好的把握课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环节的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并就如何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做了细致入微的指导,以帮助新教师更快更好地把握课文内容和建设一个高效活跃的课堂氛围。
五、“梅花杯”里话优课,梅花精神永驻校园
九江双语实验学校梅花剧院一学期一度的“梅花杯”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拉开帷幕。本次第四届“梅花杯”优质课竞赛活动推陈出新,以校级名师工作室为引领,绽放青蓝成长,共将展示八节校级精品课和邀请三节市级名师专题讲座。赛课类型为:名师示范课、新秀成长课、专题研讨课。初中部语文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江西省骨干教师叶丹为大家展示了一堂八年级语文课——《“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她运用版块教学模式,通过对比分析、美点寻踪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充分领悟课文内涵的基础上,了解新闻特写的重点知识,明确新闻特写的有关特点。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品味文章优美而生动的语言,并在大声诵读的过程中体会写作手法,培养快速阅读的能力。课堂注重激发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学习运动员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六、校际联谊同交流教学研究共成长
九江双语实验学校初中语文教研组的全体教师赴九江六中参加了校际教研学习观摩活动。学习观摩活动分为两个板块,分别是上课和评课。在上课环节中,九江六中的方晋老师执教的是九年级上册的《刘姥姥进大观园》。方老师的课堂教学思路清晰,整节课以赏、读、析、品、悟来梳理铺陈教学内容。让学生赏小说精彩视频,读小说主要情节,析小说人物描写,品小说人物形象,悟作者创作意图。方老师善于选点聚焦以“笑”为主线,串起课堂的各环节。方老师通过展示不同孩子分析刘姥姥形象的心得体会,引导孩子结合文本、由浅入深把握人物形象特点,剖析作品的社会价值。
七、研修培训洗练筋骨,做眼中有光心中有爱的教师
九江双语实验学校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叶丹老师有幸来到中国革命圣地——井冈山,参加江西省第四批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高级研修班的培训。聆听了专家们的精彩讲座,体验了户外师德师风现场教学,感受了一线教育工作者的鲜活实例与深刻反思,参与了同行们的教学经验交流先进创新的教育理念,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学校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积极推进“青蓝工程”建设,积极申报省级语文课题、开展特色鲜明的教研活动,突出年轻教师个性化发展,有条不紊地推进全组老师的专业化发展。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的全体成员将带着简单、纯粹、乐观、清澈、憧憬的心,勇于开创教育生命的价值,在教与学的二元循环中,回归最初的快乐、悸动和敬畏,回归教育的本真,遇见最好的自己,成就最好的学生,做“眼中有光、心中有爱”的教师。
八、省级课题铺道,教研之路任重道远
2020年全省基础教育研究课题立项评审结果公布,九江双语实验学校又获得三项课题立项。三项立项课题分别为:叶丹老师主持的中学语文课题《利用课前三分钟奠定初中记叙文的写作基础研究》、邓静老师主持的小学语文课题《小学语文中高段略读课文导学模Q式研究》、蔡旭霞老师主持的小学英语《基于核心素养下利用微课优化小学英语课堂的实践研究》,共有18位教师将参与这些课题研究。学校教科处是课题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教师申报课题,督促并指导教师落实研究过程。此次,语文学科和英语学科三项课题的顺利立项,必将推动该校母语和英语的"双语"教学特色发展。
人生贵在梦想,梦想贵在坚持,坚持贵在行动,行动贵在落实。2021年征途的号角又吹响了,我们还有未完成的梦,就去行动,把幻想清空,把行动紧拥,继续勇敢向前冲。
大江网九江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九江讯"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中国江西网九江频道"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九江讯",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九江频道 电话:0792-8275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