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2020年1月1日起,鄱阳湖水域开始全面实行渔业禁捕,比国家规定的时间提早了一年。南昌市新建区南矶山乡是鄱阳湖中的一座小岛,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以捕鱼为生。今年开启十年禁渔,渔民们开始了新生活。
“禁渔开始后,我就把大船拖上了岸。”捕鱼30多年的渔民陈凡云告诉记者,这些年的鱼越来越难捕,像去年水位太低,在捕鱼上没赚什么钱。
随着渔业资源的衰减,这几年,当地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引导渔民转产转业。几年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陈凡云把自家房子改成餐馆。夫妻俩一边捕鱼,一边经营餐馆,之前靠捕鱼每年能赚五六万元,而餐馆一年收入能达八九万元。陈凡云是乡里最早办餐馆的人之一,他告诉记者,如今全乡办了60多家农家乐,除了外出打工的,家家都享受到了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
“春看草,夏看水,秋看芦,冬看鸟。”这是鄱阳湖区旅游资源的写照。南矶山乡干部告诉记者,这几年,岛上不仅新修了道路、停车场、公厕等设施,还举办了美食节、藜蒿节、观鸟节等活动,游客一年比一年多。2019年,南矶山接待游客量30万人次,日最高游客人数过万人。
有人来观鸟看景,就有了“鸟导游”。当地政府开设培训班,培训渔民导游技能,如今全乡有40多名“鸟导游”。最近,当地著名的“鸟导游”熊小凤已开始在网上对接各种观鸟团、户外团,带游客观鸟、坐船进湖看草。熊小凤还租下了一户村民的房子,办起了小旅馆。“今年江西举办观鸟周活动,联合国鹤类基金会的专家就住在我的旅馆里。”熊小凤告诉记者,乡政府对开办农家乐的渔民进行补贴,帮助他们购买农家乐的设施。
南矶山乡的另一头矶山村的木质渔船已全部回收拆解。铁船也被拉上岸,等待下一步统一回收。世世代代捕鱼为生的渔民迎来新生活。
来南矶山看鸟的游客越来越多
村民陈凡云把自家沿街的房子改成了一家餐馆
陈凡云夫妻两人在餐馆忙碌
渔船集中停靠在村口码头
村民在街边售卖鄱阳湖野生鱼干,吸引不少游客。
“鸟导游”熊小凤正在给两名南昌来的游客介绍候鸟
熊小凤在自办的小旅馆整理床铺
■中国江西网/江西头条新闻客户端记者王祺摄
大江网九江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九江讯"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中国江西网九江频道"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九江讯",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九江频道 电话:0792-8275110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36120170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