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中国江西网/九江头条客户端讯 2019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决胜期,柴桑区城子镇人大在实现“水美、岸美、产业美、环境美”目标中,积极发动群众利用当地丰富水域资源,大面积种植荷叶经济作物,做好产业发展新文章,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取得良好效果。
赤湖位于九江市西郊,面积70平方公里,是江西省第五大天然湖泊,湖水清澈,水质良好,四周分布无数湖叉和村民居住,每年有大量水鸟来这里越冬栖息、寻找食物。解放初,赤湖附近村民均已渔业为主,改革开放后,大量劳动力转移,造成部分水面荒芜闲置,对此,城子镇人大在开展村民联络活动中,了解到主动出击,帮助村民寻找新的致富路子——将闲置的水面全部种上荷叶,再加工销售。农民在不影响正常农业生产前提下,利用业余时间,每年每户竞争收入可达两万余元。
赤湖村一组易本象初冬,萧萧红叶,碧空如洗,驱车行驶在笔直的柏油路上,花团锦簇,绿树成行。举目远眺,蓝天碧水,一尘不染,瞰江亭下,曲径通幽。烟墩山前,峰回路转。建设堤尽头,古刹庙宇,振翅欲飞。没想到曾经这块人迹罕至的吴楚之地,经过两年打造瞬间已成为长江岸畔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积极打造长江最美岸线,不仅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号召,也是紧紧围绕全市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的部署要求,两年来,城子镇人大始终不渝全面按照市、区要求,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做到思路统一,整体筹划,高标准执行,高要求打造。
为加快促进城子镇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城子镇人大重点采取了以下具体措施。
同心协力,上下配合
自2018上半年开始,为致力“水美”,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以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落实为契机,镇人大助力镇政府出台了《城子镇河长制工作方案》和《城子镇湖长制工作方案》,并在镇、村设立了河长制办公室,上下始终保持着一种活跃的联动机制。
责任到位,分工明确
积极落实“岸美、水美、产业美、环境美”奋斗目标,其中,“拆、清、绿、改、提”各项工作,纷繁复杂。因此,明确河长各自职责,逐项分解任务,层层压实责任,是努力完成市、区要求的关键点。对此,镇人大不仅对城子镇各节点,规划了线路图、时间表,还要求各节点负责人拿出了具体措施单。
深入宣传,形成合力
打造“最美长江岸线”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还必须充分调动群众力量,积极参与,使这项惠及民生的工程在社会中广泛形成一种合力,对此,镇人大不仅采用拉横幅、贴标语等形式,还联合镇文化站、镇老体协多次开展“最美岸线”文艺演出,大力增强了群众热爱家乡、保护家乡的热情,有力促进城子镇各节点工程顺利推进。
严格把关,相互监督
加大督查力度,不仅讲究速度,而且更在于质量。为确保各项工程,以高标准、高要求完成,镇大人代表经常深入实地现场办公,无论炎热酷暑,无论刮风下雨,代表田俊、汪子峰、王邦起、童炜、胡静等时常把工作牵挂心头,积极做好督查调度工作,确保柴桑区打造长江“最美岸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长效治理,共同维护
要把长江最美岸线提升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把长江最美岸线的节点打造与群众休闲广场打造相结合,统筹防洪、生态、景观、休闲等功能,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发挥农业产业的支撑作用,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提升农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和获得感,让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严格生态保护制度,必须做到长效治理,共同维护。这是一项长久的目标,也是城子镇人大积极关注的更深次的主要问题。
柴桑区人大代表,城子镇人大主席王邦起说,希望全镇各村及村民为这项千秋事业继续保持一份持久的热情,为城子镇未来美好的明天继续添砖加瓦、不懈努力。
近日,城子镇紧紧围绕全市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的部署要求,为了进一步推进打造“堤外生态绿化带、堤内园林景观带” ,实现全视角连线呈绿、联片成景的长江最美岸线,城子镇战雨天,抢晴天,抓进度,倾力开展长江岸线绿化改造再提升工程。
自工作开展以来,城子镇每天安排多组工程机械队,百余名工人奋战在岸线绿化改造一线。严格按照“拆、清、改、绿、提”的工作安排,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已拆除沿线废弃棚1处,有碍瞻观的建筑物4处;对约30000平方米的长江岸线进行了垃圾杂物清理;沿线房屋进行立面再提升已完成40余户;对死亡的树木、草皮进行拔除补植,对成活树木进行维护和保养。对原节点进行美化提升的同时新增荷塘节点、腾达路节点、彭湾村联圩路节点、产业园节点开展亮化打造。目前联圩路节点两侧正在进行土地平整,荷塘节点已清杂完成。
城子镇将继续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筑牢长江岸线生态安全屏障,着力打造“升级版”长江最美岸线。
最后,袁汝明总结指出,一要探讨岸线打造与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关系,不能无产业支撑,为了打造而打造。二要与长江防汛工作做好配合,合理设计巩固堤坝防汛建设三要岸线提升要跟新村建设、环境整治共同整合,提升岸线环境。四岸线打造要与长江河道共管理,防止污水流入长江造成污染。五要岸线绿化要与工业园区统筹发展,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号召。
4月21日,区委副书记、区长赵和平来到城子镇等地,实地督查长江“最美岸线”打造工作。
在长江最美岸线打造的各个节点,赵和平沿着堤坝一路巡查,仔细察看各节点的房屋改造、堤岸绿化和护坡复绿等情况。在看到长江岸线造林绿化等打造已见成效时,赵和平对此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要求,各相关单位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改造提质、沿江生态复绿,咬定目标不放松,按照规划和实施方案的要求,稳步有序推进长江岸线的造林绿化等各项工作。同时,各地各部门要主动作为,密切配合,形成治理工作的强大合力,不折不扣完成目标任务,
为贯彻落实市、区委关于打造长江“最美岸线”的有关要求,围绕实现“水美、岸美、产业美”的工作目标,柴桑区城子镇积极自我加压,认真谋划,建立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多措并举,努力打造最美长江岸线。
致力“岸美”,打造美丽长江城子镇风光带。长江城子镇段11.95公里,按照“拆、清、绿、改、提”等有关要求,拆除镇砖瓦厂,清理废旧设备36台,清理货物堆场93处,清理的杂物棚780平方米,清理建筑垃圾1000立方米,清理的生活垃圾32处。沿江房屋平改坡和外墙着色329户39246平方米平。
致力“水美”,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出台了《城子镇河长制工作方案》和《城子镇湖长制工作方案》,镇村均设立了河长制办公室,明确了镇级河长和各村级河长。投资200余万元新建污水处理设施3处,确保不让生活污水流入赤湖和长江。致力“产业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在赤湖和彭湾村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在城镇、火龙、白马湖、龙江湖发展黄桃种植产业。目前全镇黄桃种植面积1500余亩,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已经形成。
大江网九江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九江讯"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中国江西网九江频道"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九江讯",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九江频道 电话:0792-8275110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36120170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