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最完备的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家庭教育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帮助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推广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形成家校协同育人机制,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良好环境,德安县一中开展了一系列家庭教育主题宣传活动,取得明显效果,赢得社会广泛赞誉。周龙山/文、甘平立/图
完善组织机构建设
为了保证家校合作质量的稳步提升,德安县一中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家校合作的规章制度,形成了有效的激励体制。目前建立的家校合作制度有《家长学校章程》、《家委会制度》、《家校合作接待、家访制度》、《优秀家长标兵评比办法》等等。基本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家校工作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直接与年级班级绩效挂钩。
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
为更好地发挥家长的作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出谋献策,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成员由各班级推荐产生。设立了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设有专门的家庭教育办公室、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做到有挂牌、有场所,为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提供了便利。学校在每学期初召开家委会会议,介绍学校、年级、班级近阶段开展的工作和学校收费情况通报,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听取意见建议。
创新性开展家庭教育工作
德安县一中通过开展家庭教育会议、座谈的形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了解高中学校的教育,与孩子同学习、共进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求家长主动配合学校、老师的工作,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对老师反映的问题,要引起重视,及时帮助孩子弥补不足。并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努力营造家校合作的教育环境。结合本校家长的实际,找准切入点,提高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参与度,丰富活动内容与参与方式,办好家长学校。
充分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
在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中,家长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方面,有时候学生的教育还要有家长的大力协助才行。2020届即将毕业的新高三年级在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方面独具匠心,几乎每次考试总结会、誓师会、表彰会都有家长参与,特别是在高三动员大会上,全年级师生和家长齐聚一堂共谋未来,让家长了解学校的精细管理,了解学校采取哪些措施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本科上线数。从而也让家长知道自己应该怎么配合学校教育,譬如注意调节学生心态、营造宽松的家庭环境;多交流沟通、少埋怨指责等,实现家校合作,携手共进,用爱心,用智慧,去收获学生高考的丰收和喜悦。
举办家校协同公益讲座
“孩子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陪伴青春期的孩子,和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前不久,德安一中组织800多名家长在该校多功能厅认真聆听了一场题为《陪伴青春期的孩子,和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讲座。此次讲座由德安县妇联心欣工作室主任、心理咨询师王喜梅主讲。她对家长们提出五句忠告:成长比成功重要,输得起的孩子最成功;经历比名次重要,过分溺爱造成孩子无能;付出比给予重要,给孩子爱你的机会;对话比对抗重要,别跟孩子“较劲;激励比指责重要,欣赏孩子,告诉他“你能行”。
开展以“家校合作”为主题的班主任论坛
为了提高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能力,探索家校合作的途径与策略,德安县一中举办了2019年度班主任论坛。班主任以日常家校工作中体会最深的事情展开交流,论述自己的观点。通过开展班主任论坛活动,回顾反思过去家庭教育的工作的经验教训,融汇智慧、研究谋划下一步家校合作方面的目标和措施,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取得了积极成效。
实践证明,良好的家庭环境的营造和科学的家教教育手段的实施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不仅具有奠基性作用,而且对其终身都将产生重要影响。德安县一中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他们将充分发挥家家庭教育主题活动的辐射作用,进一步探索家校合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利用家长资源,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办出自己的特色,助梦孩子成长成才。
大江网九江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九江讯"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中国江西网九江频道"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九江讯",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九江频道 电话:0792-8275110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36120170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