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夕阳西下,一群候鸟在鄱阳湖南矶山水域嬉戏。
几只灰鹤在鄱阳湖都昌水域引吭“高歌”。
小天鹅在九江市柴桑区东湖飞翔。本报记者 梁振堂摄
本报记者 洪怀峰
今年,鸟类成为江西新闻“明星”,也成了江西新闻一个高频热词。从4月份开始,鸟类重磅新闻不断:
4月,我省在南昌举办了世界极危物种蓝冠噪鹛发现100周年论坛;5月,省林业局与本报发起江西省“省鸟”评选活动;6月,我省对外发布《江西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把观鸟游正式纳入规划;7月,我省吴城国际候鸟小镇生态基础设施改造、配套工程及生态环境整治项目(EPC)总承包招标公告发布;8月,14名科技人员历时12年编著的《江西水鸟多样性与越冬生态研究》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年底,江西省人民政府将举办“鄱阳湖国际观鸟周”,现正面向社会征集观鸟周品牌设计Logo。
种种迹象表明,江西正在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旅游优势,打造永不落幕的国际观鸟胜地,唱响鄱阳湖国际生态品牌、国际旅游品牌。
生态江西成鸟类天堂
自古以来,鄱阳湖就是鸟类的天堂。800多年前,杨万里途径鄱阳湖写下《舟次西径》:“夜来徐汊伴鸥眠,西径晨炊小泊船。芦荻渐多人渐少,鄱阳湖尾水如天。”诗中呈现了候鸟、渔舟、芦荻、湖水……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面。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良好的湿地生态是鸟类的天堂。”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吴城保护站副站长王小龙,守护鄱阳湖30年,对鄱阳湖的珍稀候鸟如数家珍。
王小龙告诉记者,每年10月至翌年3月,抵达鄱阳湖越冬的候鸟数量为30万至70万羽,分别有占全球98%以上的白鹤、80%以上的东方白鹳、70%以上的白枕鹤和世界上最大的鸿雁种群、中国最大的小天鹅种群。
“江西鸟类资源丰富。”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副主任杨军告诉记者,除了鄱阳湖的水鸟具有代表性外,江西还有不少地方适合开发观鸟游,如婺源的林鸟也有代表性。婺源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鸟类资源,鸟类多达300余种,除仅分布于婺源的蓝冠噪鹛外,还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和中华秋沙鸭等珍稀鸟类等。
“良禽择木而栖”,鸟类对栖息环境要求高。鸟类纷纷作客江西,是我省优美生态环境的体现。作为我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的省份,我省初步构建了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江西的山绿,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位居全国前列;江西的水清,2018年全省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2%,主要河流水质优良比例达97.4%;江西的天蓝,2018年全省设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8.3%。
山绿、水清、天蓝,为鸟类繁衍生息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根据江西省鸟类名录显示,我省鸟类达22目84科280属570种,占我国鸟类种数的39.52%。
大江网九江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九江讯"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中国江西网九江频道"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九江讯",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九江频道 电话:0792-8275110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36120170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