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学校要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江西九江实验中学以培养核心素养为主旋律,以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受教育者在知、情、意、行方面的全面提升。
九江实验中学创建于1956年,秉承“厚德、博学、砺志、笃行”的校训,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共进”的办学理念,大力实施“以德立校、科研兴校、特色荣校”的治校方略,建立起教育、教研、教改一体化办学格局,形成了“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德育特色,“以人为本,科学规范”的管理特色和“精品初中,特色高中”的办学特色,在治校办学各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科研先进集体”“中国名校实验基地”“国家重点课题科研单位”“江西省十大人民满意的好学校”“九江市首届校园精细化管理优胜单位”等荣誉称号,并连续多年被评为“九江市直学校目标管理考评优胜单位”。
厚德笃行修品行
“德者,国之基也;德者,民之信也;德者,才之帅也。”良好的道德是人立足社会的基础。“德之不修,学之不讲,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它致力于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的培养,体现着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贯穿德、智、体、美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统领着整个学校教育,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九江实验中学致力于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始终将德育工作放在各项工作之首。学校建设以“感恩励志”为主题、“自主管理”为特色、“丰富活动”为载体、“文明养成”为核心的德育体系,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成为德育的主旋律。树立“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教育”的意识,将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各学科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的无形渗透,结合本校实际,创新德育工作的方法,将德育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高尚的品行与良好习惯必须通过自我提升道德修养才能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九江实验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化学生的道德认知,通过校园活动、社会实践让书本知识跟随实践扎根土壤,内化于心,外表于行。弘扬正能量是九江实验中学校园活动的追求和目的,学校从秋季入学“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周”开始,陆续开展“庐峰之春”诗歌朗诵节、科技节、心理健康节、体育节、文化艺术节、庐峰讲坛、感恩励志主题教育报告等德育活动,每月一个精品主题活动,既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又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学校还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结合,致力学生体质强健和性情阳光,自信、自立、自强,让学生身体和思想一起成长,带着心灵和理想的翅膀展翅高飞。
精品课堂育素质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教育质量是一个学校赖以发展的不竭动力,学校要以素质教育为指导,着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都很强的活动,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课改成败的主战场,九江实验中学把“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水平,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实效”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逐步形成了科学的课程体系,发展特色教学,开展特色课堂,积极探索教学模式,以多种手段推进课改,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高中建设以必修课为主体,选修课、地方课、校本课、活动课为辅助的课程体系,发展艺术特色教学,开发书法写字、京剧脸谱、民族乐器、校园情景剧等特色课程;初中推行“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实验,利用学校多媒体先进设备、教师信息技术全面和学生乐于实践等特点,汲取学校多年推行导学案积累的丰富经验,集中优秀教师集体攻关,对学案逐年修编,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系统的课程,严格的教学管理,科学有序的课堂,学生获得了知识,掌握的了方法,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灵活、学得扎实、后续发展潜力巨大,学校也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精品初中和特色高中办学之路,教学质量不断得到提高,中考和高考成绩也连年取得新跨越,学校整体教学质量也步入全省中学前列。
大江网九江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九江讯"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中国江西网九江频道"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九江讯",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九江频道 电话:0792-8275110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江西大江传媒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运营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文网文[2012]0135-002 新出网证(赣)字05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国新网3612006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