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中国江西网移动采编讯 记者焦俊杰、实习生钟梦楠、张雪梅报道:湿地是孕育地球生物的母亲,是保护地球生态的卫士。7月15日,“聚焦绿色发展谱写秀美江西”2017全国融媒体江西行采访团一行探访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畅游烟波浩渺的鄱阳湖,体验湿地公园生态的多样性。
游船激起雪白的浪花,网媒记者登上游船,放眼望去,鄱阳湖湖面碧波荡漾,渺渺茫茫,水天一色,大风迎面吹来,带着鄱阳湖的水汽,凉爽沁人,网媒记者张开双臂拥抱这辽阔无边的风光,心情舒畅。
一座座郁郁葱葱的小岛分布湖面,更有“鸟岛”上栖息数百只白鹭,游船飘过,白鹭盘旋飞于湖面上,时而低飞掠过湖面,时而展翅翱翔于天际,与远处的渔船遥相呼应,好一副江南水乡的绝美图景。
登上鄱阳湖湿地公园,满目皆是葱茏茂盛的树木,绿意盎然的草地,悠闲自在的丹顶鹤,荡漾湖面的黑天鹅,交相辉映,网媒记者漫步亭台楼阁,步步为景,处处成画,让记者朋友们流连忘返,情难自已,纷纷赞叹“好不自在安适”。
一路走来,网媒记者深切体会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一湖清水,为世界守护”的理念。记者了解到,湿地公园围绕珠湖水源湿地保护保育区、汉池湖水禽栖息地保护保育区、角丰圩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区、白沙洲自然湿地展示区、青山湖人工湿地综合利用示范区、东湖城市湿地休闲区、鄱阳湖文化水城及管理服务区等“七个功能区”进行建设,有力的保护了湿地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
当天,采访团偶遇工作人员“打鱼”归来,每只重约10斤的大鱼让网媒记者惊叹不已,记者了解到,这里的鱼被称为最“鲜美的鱼”,天然淡水鱼类有118种,与传统意义上的渔场并不相同,这里的鱼儿遵循“人放天养”的原则:经过选育后的鱼儿一旦入湖,便不再投喂任何人工饲料,全靠湖里的天然饵料生长。品尝以后,网媒记者赞“鲜美极了”。
值得一提的是,湿地公园创造性地提出“湖(鄱阳湖)城(鄱阳城)一体”的理念,利用“湿地科普与展示+城市旅游综合体+半岛度假综合体+低碳生活示范园”开发模式,逐步把公园打造成为“鄱阳湖之心、江西迎客厅”。
大江网九江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九江讯"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中国江西网九江频道"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九江讯",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九江频道 电话:0792-8275110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江西大江传媒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运营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文网文[2012]0135-002 新出网证(赣)字05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国新网3612006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